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瓜农的烦心事

来源:宣城日报 2014-07-29 00:26   https://www.yybnet.net/

6月下旬至7月中旬,几场强降雨过后,凉风徐徐,不少市民舒爽称快,可瓜农们却愁上心头:瓜熟蒂落,这什么能等,瓜熟了可不能等,望着满田满地的瓜,瓜农们还是冒雨把西瓜运到了城里……可不少瓜摊都很冷清。卖瓜难成了眼下不少瓜农最忧心忡忡的问题……

价格低至“冰点”

销量“卖不动”

“西瓜价格这么低又不好卖,我在宣城水果市场做了15年生意,第一次碰见这种情况!”7月18日上午,宣城市水果市场里的经营户刘安平对记者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日西瓜最高交易价格为0.5元/斤。“这比前两天高了1毛钱,前两天便宜时只有3毛多每斤,即便如此,也吸引不来客商来收西瓜”。刘安平介绍说,往年这个时候是西瓜交易最为红火的时期,每天往外运送的西瓜至少有50车以上,每车都在6000-7000斤。而现在,每天不过10车左右。

记者好不容易在偌大的水果交易市场内看到,一个交易大棚下正把货车上的西瓜装上一辆小四轮车上,便上去询问价格。“4毛5一斤,500斤瓜才卖220块钱!”卖家刘有生,来自宣城市双桥镇,种了10亩西瓜,第一茬丰收的西瓜才卖出百分之五不到。“今年西瓜价格低,估计连本都收不回来。”刘有生愁容满面地说。

批发市场的西瓜“愁销售”,市区临时摊点的西瓜销量怎么样?记者走访了市区梅溪路、南门桥、大坝塘、电力新村等多个西瓜销售摊点发现,虽然西瓜价格已经低至每斤0.5元左右,比去年便宜不少,但大部分瓜农仍为销售发愁。

“正宗板桥西瓜,每斤6毛钱,包甜。”市区南门桥附的瓜农,艾兵正卖力推销着自家的西瓜。艾兵是宣州区板桥乡人,种了10多亩的西瓜。这几天,他都起早开着三轮车到城里卖瓜。谈到今年的瓜价,艾兵和老伴直摇头:“价不好,去年这个时候能卖1块2毛到1块8毛之间,今年刚卖没多久就降到了五毛多。”

在市区大坝塘附近,不少瓜贩在积力叫卖,一些商贩在显眼处挂出“买瓜送上门”的牌子。而在中心市场附近,瓜农老刘对卖不动的西瓜摇头感叹不止:“今年夏天天气没有去年热,价格一跌再跌,去掉成本、人工,挣不了几个钱。”

连续阴雨

导致西瓜“泡汤”

“今年西瓜成长的季节雨水太多了,口味受到影响了,产量大幅度削减!”“我家也是,不少的西瓜早就被雨水泡烂了。”这是记者在宣州区五星乡采访时,听到瓜农们最多的抱怨之语。

瓜农张润喜在五星乡种植西瓜已经五年之久,今年他种了5亩地,1800多棵西瓜。“6月到7月初基本都在下雨,天晴没几天。低温雨水天正值西瓜坐果的关键时期,连肥料都追不进,西瓜秧的根部烂了很多,早期结的瓜也被雨水浸泡后坏掉了。”看着即将成熟的西瓜烂掉,张润喜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1亩见方的瓜地里,张润喜在地里只寻找到40多个西瓜,往年20斤左右的西瓜今年重量都只有不到10斤。他随即在地里摘了5个看似成熟的西瓜,打开品尝后却愁了眉头。“天气原因,导致西瓜不甜,味道寡淡,看来这西瓜又要贱卖了。”

在宣州区双桥办事处怀仁村,记者看到了类似的场景。瓜农陈大海的西瓜里,成片的西瓜烂在地里无人采收。陈大海告诉记者,15亩的瓜田里,有三亩地处低洼地势。而这三亩西瓜基本“颗粒无收”。问及为何让瓜烂在地里而不采收,陈大海坦言:采摘西瓜工作量大,如果雇工人采摘,每天要花去每人60块钱的工钱。但今年,15亩的西瓜,只卖出4亩不到。“本都收不回来,烂在地里的瓜,更没有闲钱去采摘了,只能随它们烂着了。”

不仅是3亩地的绝收,陈大海其他的12亩西瓜地的产量也因雨水大幅度缩减。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去年一亩西瓜地能产出5000—7000斤西瓜,批发价是1.5元/斤,今年一亩仅出产了1500—2000公斤西瓜,批发价才0.38元/斤,单是第一茬西瓜就损失了将近两万块钱。

阴雨除了影响了西瓜的生长,也“干预”了西瓜的本来的销售旺季。

“整个六月份,气温超凉爽,谁还会来买西瓜呢?”有十多年贩瓜经验的王军称,今年反常的气温把卖西瓜的人“整惨了”,“我成天在外卖西瓜,不怕被太阳晒,就怕下雨天或是温度低了,这样一天只能卖一百来斤瓜。而一个大晴天则能卖到四五百斤西瓜。”

外地瓜“入侵”

本地瓜销售遇冷

除此之外,外地瓜大量上市也让瓜农们头疼。

如今,宣城大街小巷的水果摊,不少西瓜都是来自外地。市第一幼儿园附近的一家瓜果商贩周雪向记者介绍,自今年2月份开始,他们就大量贩卖来自海南的“早春红玉”西瓜,4月底开始贩卖来自上海、云南等地的“8424”和“黑美人”。也就是说,从今年年初开始,外地瓜开始“抢滩”宣城,占据了宣城瓜市的大片江山。

同样,在市区各大超市的瓜果区,本地瓜仍踪影难觅。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市区大统华、台客隆超市实现农超对接,进了一批本地西瓜,其他大型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的基本都是外地瓜。

据大统华超市一位负责人介绍,外地瓜价位低,品相好,最重要的是有稳定的供货组织。而本地瓜虽然受市民欢迎,但大部分是散户种植,成本高,很少有类似合作社的组织负责与超市对接,无法保证供货的连续性,所以超市大都被外地瓜占据。

据宣州区农委工作人员顾以斌介绍,每年五六月份,外地瓜便大量上市,而本地瓜还在地里培育。由于宣城市的本地瓜成熟期晚且比较集中,上市销售期短,导致市场被外地瓜占领,等宣城市的旱地瓜上市时,无论从价格还是从市场占有率上已不具优势,造成本地瓜价低、卖瓜难现象出现。

盲目跟风

引发供大于求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的西瓜种植户不少都是“新人”。不少瓜农听说去年的西瓜行情不错,每斤收购价都能在1.8元/斤左右,于是改行种植西瓜。

瓜农顾爱珍就是其中之一。说起改种西瓜的初衷,她坦言,去年和前年,家里有亲戚承包了几十亩地种西瓜,亩产超过4500斤,而每斤的收购价格在2元左右,除去人工、肥料等成本,一年就赚了十几万元。

看到西瓜的行情这么好,同村里很多人开始效仿,可没想到今年种西瓜的人多了,价格上不去,很多人就赔了钱。“去年我东拼西凑了10万,承包了25亩的地,现在价格上不去,都快愁死了。”顾爱珍说到。

“农产品市场价格起起落落,变化很快,千万别看到今年行情好就盲目跟风,盲目跟风引发供大于求,很有可能就会赔钱。”顾以斌解释说。

如今,面对西瓜价格低,供货量庞大的双重“诱惑”,市民是否会一拥而上争相购买?记者采访时发现,由于西瓜是当季水果,放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变质,不少市民在购买时都会选择“量力而为”。

在市区中心菜场的西瓜摊前,市民张强只是问了问西瓜的价格,又看了看车上的西瓜,就直接离开了。张强说,天气只要不是太热,自己就不太愿意吃西瓜,除非热得不行,自己才买西瓜吃,况且现在降温饮品以及其他时令水果等品种繁多,也携带方便,易于储藏,很受人们欢迎。

记者在瓜摊前观察一会儿发现,买瓜的市民购买数量不多,大多数人一次只买一两个西瓜。市民赵女士在瓜摊前只买了两个西瓜。“虽然现在西瓜价格低,但我家一共就3口人,买得多了吃不了,放在冰箱里太占地方,常温存放不了几天就坏掉了,所以一次只能买1个。”

专家提醒

种植需谨慎

面对今年瓜市普遍低迷的现象,不少瓜农心态不一。

瓜农曾小红表示,种瓜本身就是冒险,种植西瓜几年来,遭遇过减产、绝收、丰收,1毛钱卖不掉,2块钱求着买等多种现象。“种瓜至少比水稻挣的钱多些,今年遇到的情况比较特殊,希望瓜价能走出低谷,明年我还干我的老本行,仍然种西瓜,争取回本!”瓜农齐军如今最大的愿望则是希望把地里的瓜赶紧收完,争取每天能多卖点。“明年我要做好补救措施,地里以后不能全部都种西瓜了,得各种品种都来一些。”齐军说。而瓜农刘大力则认为,今年亏本的厉害,明年实在没有信心继续种植西瓜了。

如何破解“瓜贱伤农”这一难题?宣州区农委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农民在种植前要在全面衡量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尽量避免盲目跟风种植的情况再度发生。

“一旦进入种植阶段,一定要做到两个‘准备\’。”他解释,一方面,由于同一类农产品上市时间过于集中,如果农民种植的产品没有特色,就很容易失去市场主导权,会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是赚是赔都不由己。“比如大量上市的西瓜,只能随市场定价,农民却没有自主定价权,就要做好不要单一种植同一种作物的‘准备\’。另一方面要做好拓宽销售渠道的‘准备\’。“农民不能坐在地里等收购商上门,要主动出去寻找市场,寻找销售渠道。”他表示,例如,现在有许多饭店和特色饮品店会推出鲜榨果汁,其中鲜榨西瓜汁很受欢迎,而且价格不菲。如果种植户能与这些商家对接,就会解决相当一部分农产品的滞销问题,把农产品变成实际利润。

记者采访时还了解到,为了提供最大“福利”给瓜农,宣城市城管局也做出不少努力。“西瓜扇”就是服务瓜农的举措之一。记者看到精巧的“西瓜扇”上赫然印着标明市区44个西瓜“临时销售设置点”的西瓜地图。“我们城管已经为市民和瓜农发放了1000多把西瓜扇,西瓜扇不仅能在酷暑给大家带来清凉,瓜农可按图索骥,寻找合适的地点摆摊,且不需交纳任何费用。市民也可根据地图,找到最近的西瓜销售点,省的跑‘冤枉路\’。”宣城市城管局监督管理局指挥中心副主任李康这样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王山泉:驻守忠魂五十载

距离泾县城区一个多小时车程的云岭镇银峰村,是一个非常僻静的村落,在这宁静的青山绿水间却藏有让人心潮涌动的红色历史。抗日战争时期,银峰村是新四军老一团政治处和临时医务所所在地,大山深处不仅流...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瓜农的烦心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