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赞考试科目之变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詹傢杰:为英语两考、增加听说测试点赞。英语本身就是工具,重在应用,两次考试也能缓解考生担心一次考砸的心理压力。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王宇扬:为综合素质评价点赞。升学不再仅仅依靠分数。我们从入学军训至今已经参与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既培养全面素质,今后又能成为考大学的重要参考。
【学生家长】赞取消特长加分
孙女士:学业水平考试更尊重学生个人发展,合格与不合格考量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等级考的科目是学生兴趣所在。但会不会从原先的“3+1”变成“3+3”,增加了科目的同时增加了学生负担?
程纾:取消体育、艺术特长加分后,不会再逼女儿去学大提琴。从她四年级到现在高一,家长、孩子都花了很多精力,为的就是5分、10分的加分。虽然遗憾,但如果统统取消,那也公平,我们也轻松了。
【一线教师】教学同步改革
上海市吴淞中学物理教师密凯:多门学科从原先的150分降到了70分,但不意味着教学任务减轻了,而是方式变了,从原先的讲课做题为主,到现在要培养学生兴趣、鼓励能力拓展。
上海市北中学语文教师程夕琦:虽然语文还是150分没变,但相信考试内容肯定会变,更加注重人文素养、语言应用和思维表达。虽然新的考纲还没出来,但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已经在探索做些改变,因为整个改革的导向是“去应试化”。
【中学校长】坚持多元评价
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第八中学校长刘京海:试点方案不单单是科目和分数的调整,背后是招录制度的改革。这些分数既可以用于集中录取入学,也可以用于自主招生入学。一个标准下,永远都只有一批好学生,多一个标准就多了一批好学校和好学生。
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校长王丽萍:高中的教学为什么是教育改革最难啃的骨头,就是因为高考制度决定了我们花了太大的精力在应试,这让我们这类重视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学校顶着很大压力。如今我们看到了改革的决心和前景,我们会继续坚持。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刑满释放的李志国为了弥补母亲的遗憾,骑着三轮车不远千里带着母亲踏上了去往北京的路途。一路艰辛,风雨兼程,谱写了一段催人泪下的母子情深……9月26日下午,电影《母亲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