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烨文陕西户县人,1958年9月生。现为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律科学》编辑部主任,中国书协会员。
1978年开始学习书法。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大学后,先后师事西安美院马耀瀛教授、西安联合大学李正峰教授,并问道于省书协前主席刘自椟先生、著名书法家卫俊秀先生、陈少默先生、曹伯庸先生,并于1988年10月加入省书协。
1993年——1999年,应聘《书法教育报》,任编辑、执行主编和副总编。2000年——2003年,应聘担任湖北《书法报》评报员。
研习书法,各体兼修。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先后多次入选全国性书法展赛和省级展览。行书对联碑镌刻于周至财神庙,篆书作品镌刻于咸阳渭滨公园。
书论成果
《警惕书坛的“遗臭万年心态”》、《从“华山”题字的“署名之争”说开去》、《启功先生在当代的意义——兼论启功先生的字外功》、《八届国展印象》、《春风桃李怀先生——追忆刘炳森》等在《书法》杂志发表,其中,《取精用弘,根茂实盛——记著名书法家刘自椟》,是系统把陕籍书法家推向全国平台的第一篇评介文章。
《思量他人未尽非——我看胡胜虎评张海》一文,2006年10月在《书法网》发出后,至今仍是网上影响较大的评论文章,该文后来刊登于《艺术品鉴》杂志。
书论摘录
忽然想到书法家的学历,是因为有几位曾经比较熟悉的书法家,忽然在自己的简介中说毕业于××学院,说“忽然”,是因为长时间以来,他们的学历一直是该学院的附中毕业,这个艺术学院比较特殊,附中毕业就发给中专毕业证书,按中专学历计算。但一说是某某学院毕业,就觉得有些蹊跷。因为除非你是神童,否则,你别想16岁就毕业于艺术院校。再说了,一般的神童都是考中的理工科院校,几乎没有哪个神童能考中艺术类院校的。
书法界有句行话,写字写到最后,就是看你的学养、看你作品中的趣味。
书画家的成才,很多是要滴水穿石的慢功夫的,当然也离不开本人的悟性和天赋。文凭固然很重要,受过严格的高等教育和没有受过是有很大区别的。但不是唯一的。
当代著名的书法大家、书画鉴定家启功先生,一生著作等身,无论书法和书论、国画、诗词、书画鉴定方面的论文都是公认的大家之作,但启先生从不讳言自己的中学学历。还有齐白石,诗书画印皆能独步20世纪,但白石先生是位地道的木工出身,没有学历,在28岁以前一直是靠木工手艺养家糊口的。
自去年开始,中国画院聘请资深书法家、前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举办了首期“沈鹏书法精英班”。名字很吓人,前不久《书法报》专版刊发了这期精英班学员的书法作品和简介。不说他们的书法好坏,单就简介看,这是又一个典型的另类“学历”的书法班。前言中谦虚地说,进入书法班的不能说就是书法界的精英,但一定是将来的“精英”。我不禁要问,还有什么唬人的怪招?当然,现在对“沈鹏书法精英班”做出任何结论都为时过早。但“禾始抽穗便以丰收相视”总怕不妥吧?
确实,真正的书法家是不需要借助“学历”来“粉饰”自己的。
新闻推荐
离端午小长假剩下不足20天,记者昨天从西安四大客运站获悉,205条班线提前开卖端午假期汽车票,工作人员提醒,15日之后将是购票高峰期,最好在15日之前提前购票。开通到武当山、塔云山等多条游玩班线“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