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书画之乡的荣光和梦想□张广友

来源:拂晓报 2015-01-09 17:54   https://www.yybnet.net/

萧县,有一个很久远又很大气的名字:萧国。还有更光荣的解释:这里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这里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这里历史上出了一个书画流派——龙城画派。古称萧国的地理位置有着“地形争南北诸朝,风气兼东西两楚”的特色,大汉王朝成就于此,大汉文化产生于此,作为大汉之国属地的萧县如此众多的汉画象石,无疑证明萧县书画艺术是大汉文化之中的一朵奇葩。挖掘研究萧县书画艺术的产生、发展历程,必须到历史长河的源头上去寻找。从地理位置上说,萧县历史上曾属于徐州,徐州的书画人大都是萧县人。我们研究一种文化现象,如同研究其他现象一样,必须把握脉之根。

萧县书画的荣光是有久远历史的,能保持到今天实属不易。古老陈旧的汉画象石上,似乎有仙人瑞兽在走动,有片耕纺织、向学尚武、车马分行、筵宴飨宾、舞乐百戏之景象。既有现实作派,又有神话传说。见此石画景,让人不能不想到春秋战国时期,萧县的绘画已体现出了独特的味道。在大汉文化的影响下,又表现出独具特色的萧县绘画风格。“汉画不仅上承了原始艺术到先秦艺术,而且加以大融化、大发展、大提高。我认为中国的绘画到了汉代,已经全面确立起绘画的民族传统和构图的基本原理了。这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是十分辉煌的一页。”这是著名学者冯其庸所说。萧县的绘画在汉代达到“十分辉煌”的程度也是不奇怪的,这应该是萧县绘画史上最早的荣光,也滋生了“龙城画派”的萌芽。

萧县书画的荣光在汉代就独具了,但是如同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成长历史一样,都会经过漫长的过程。尽管在南朝宋代受祖籍萧县大政治家刘裕的影响,人们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显出风气,对书画艺术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视,但这个阶段还是名家、大家不多,群众书画普及面不宽。到了唐、宋、元、明时期,萧县的书画艺术又受到了一些名人大家的影响,特别是萧县有幸来了一位善书善画的知县,这个人叫郑恕。郑恕能诗擅书善画,在萧任职期内,推动了苏东坡文人画传统风格的普及,培养了一批青年书画家,最出名的有王国辅、王之麟、许辉祖等。这些青年书画家一时名振徐淮,成为早期“龙城画派”的基础。一批“重传统,重笔墨、重生活”的水墨写意新人,聚集萧县龙城,或诗或画或书,无拘无束地探讨书画理论和技艺。此时名家层出不穷,书画风格影响周边,形成了以龙城为活动中心的书画研究创作群体。“龙城画派”由此名气大增,成为徐淮地区的一支书画强军。“龙城画派”荣光四射,名家辈出:旗手吴作樟,著有书法12卷,为郑板桥叹服,被乾隆皇帝推崇,评之“苍、壮、劲、圆”。其后还有张太平、王为翰、权大成、欧阳小南、吴柳阉、刘本铭、袁汝霖、薛铎、路荫南等。从南宋到唐、宋、元、明、清时期,虽然历年之久,却牢牢地奠定了“龙城画派”的根底。

萧县书画在二十世纪初的大变革中,涌现出了王子云、王青芳、刘开渠、王肇民、萧龙士、欧阳南荪、刘梦笔等一大批书画家。新中国成立以后,萧县书画在洗礼中愈加光彩夺目,被李苦禅赞誉为“全国一枝花”的萧龙士先生,挑起了“龙城画派”的大旗,向新人传授书画艺术,使一大批书画新人成为“龙城画派”的后生。目前,从萧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书画家达到100多人,不少已成为省、市、县的美协、书协主席,成为书画的教授、导师,还有一大批默默无闻地守望在自己的家园。在县内外举办近千次书画展览,其中国际展览10多个国家,县外大型画展近百个,出版书画集100多部,全县书画队伍近4万人。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召开,萧县籍的王子云、刘开渠、王肇民、萧龙士四位大师齐聚北京开会。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触景感慨地说:“一个县能有四人同时参加国家文代会,这在全国恐怕也是少有的”。1993年12月,萧县捧回了“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荣誉证书,《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安徽日报》、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作了宣传报道,萧县真是荣光。

萧县书画在历史上给萧县人民三次大的荣光,一是荣光于汉文化时期,二是荣光于“龙城画派”形成发展时期,三是荣光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命名之后。光荣已经得到,梦想还须努力。“龙城画派”,如果从形成和发展于“唐·宋·元·明时期”说,距今已是一千多年的历史。如果从盛行于“清代乾嘉年间”说,距今也有几百年了。如果从“同治末至民国肇造,龙城画派,名震徐淮……”的最佳时期说距今也百年之余。如果从1993年获得“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美誉说,距今也是二十多年了。为了保住“龙城画派”这份荣光,萧县从县委县政府到全县书画人,乃至全县人民都在不懈地努力着。

为了保住“龙城画派”的荣光,必须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使命,按照画派的基本标准来努力。按照一些权威机构的说法,画派:一是画派中的画家风格相同或相近,以区别其他画家群。这一点,我以为还是易做到的,因为“重传统,重笔墨,重生活”的大写意风格已在我县形成,而且颇具一定实力。二是要有画派的开派人物。这一点已成事实。三是每个画派都是一个具有延续性并有师承关系的画家群,一个画派至少两代画家。时下的任何一个画派都在经受时代的考验,“龙城画派”也是一样。从书画家的走向看,走出去是必然的,留在萧县本土的将会越来越少。有的走向了省城、市区,有的走向了京城、世界,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现象。但是,我认为,不论萧县的书画家走到哪里,只要还保持着“龙城画派”的大写意风格,就还是“龙城画派”的继承人。萧县书画人应记住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先生的话:“时名易得,史名难求”。“龙城画派”的火炬传承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我们只能也必须接住它,传好它,让它一代代地传下去并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合作社架起农民“致富桥”

春节临近,走进埇桥区西二铺乡沈家村永盛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只见鲜嫩的黄瓜青翠欲滴,绿油油的芹菜长势喜人,一串串西红柿挂满枝头……合作社理事长黄爱英告诉记者,前段时间...

相关新闻:
区域融合逐梦前行2015-05-23 17:09
猜你喜欢:
评论:(书画之乡的荣光和梦想□张广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