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合作社架起农民“致富桥”

来源:拂晓报 2015-02-28 17:39   https://www.yybnet.net/

春节临近,走进埇桥区西二铺乡沈家村永盛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只见鲜嫩的黄瓜青翠欲滴,绿油油的芹菜长势喜人,一串串西红柿挂满枝头……合作社理事长黄爱英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们已经销售一批,剩下的等正月十五之后价格高点了再销售。

要说合作社的发展,那还得从7年前讲起。黄爱英说:“7年前,沈家村的蔬菜一直维持着‘提篮小卖\’式的经营方式,一家一户开园卖菜,没有规模效益,没有定价权利,卖菜难让乡邻们常常犯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蔬菜经纪人出身的她琢磨着带领大家走合作发展之路,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抱团进城抢占市场。

2008年元月份,永盛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我们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农户300多户。农户加入之后,由合作社找销路,他们只管保证菜的品质,种菜没有后顾之忧。”黄爱英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合作社的成立,沈家村大菜园出现购销两旺的新局面。“前几年,我们的蔬菜甚至远销北京、佳木斯等地。” 

据了解,在黄爱英的带领下,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埇桥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巾帼农业示范基地等,黄爱英也获得“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等称号。面对众多荣誉,黄爱英说:“这是社会对合作社发展成果的认可,同时也离不开政府对合作社发展的支持。”

为了实现沈家村的乡亲们共同富裕,2010年,黄爱英又带头成立了沈家村扶贫互助社。“农民入社只需每年缴纳500元配套资金,便可在发展农业生产项目上,享受高达5000元、长达一年期限的借款。”黄爱英说,如今,互助社发展成员120户,带动60户贫困户脱贫,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均已过万。

“今年,合作社准备再投入100万,建设4个温室大棚。同时,进一步调整蔬菜的种植结构,引进新品种黄瓜等,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和反季节蔬菜,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档次,增强竞争力。”黄爱英说,合作社的蔬菜基地会先行先试新品种、新技术,待效益明显后再在全村示范推广,带动群众一起致富。

采访结束,黄爱英还道出了自己的一个小心愿:希望银行的大门更加敞开,解决他们的融资难题,让农民致富的步伐更快。   本报记者 曾庆明 实习生 段锐

新闻推荐

美好乡村越来越靓——埇桥区民生工程大提速系列报道之四

日前,笔者来到埇桥区西二铺乡沟西村,远远就看到一座座大棚相连,一眼望不到头。“这是30多岁的青年农民建起来的,现在已经发展到100多亩。”一位农民非常热情地介绍。 &...

相关新闻:
区域融合逐梦前行2015-05-23 17:09
猜你喜欢:
评论:(合作社架起农民“致富桥”)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