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北京发布《新媒体蓝皮书》。蓝皮书的调查显示,当前,近六成假新闻首发于微博,每周二是一周微信“谣言”传播的最高峰。此外,由于封闭式传播环境,自我纠错能力弱,相较于微博,微信谣言的辟谣难度较大。
这份蓝皮书全称为《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6(2015)》,这是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连续第6年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蓝皮书对2014年传播较广、比较典型的92条假新闻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发现有59%的虚假新闻首发于微博。
针对近年来愈发严重的微信谣言,该蓝皮书的分报告《微信公号“谣言”传播研究报告》将625条“谣言”文章按照周一到周日分类分析后发现,周一到周三是“谣言”文章出现的峰值阶段,周二达到顶峰。临近周末“谣言”文章数量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下降,随后在周六又出现另一个小高峰。
报告称,虽然微信首发的假新闻数量不多,仅占新媒体假新闻的7%。但因其封闭式传播环境,自我纠错能力弱,不像微博“广场”易形成不同信息之间的对冲,且“强关系链”之间存在“人情”“面子”等纠错障碍,辟谣难度大。
蓝皮书指出,“三低人群”依然是微博主力军。2013年蓝皮书发布的报告显示,微博用户多是“三低人群”,即低学历、低年龄、低收入的人群。时隔两年,据最新蓝皮书显示,微博用户的这一基本特征依然明显。
□中 新
新闻推荐
近日,民政部发布《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全国共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北京市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