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席博平 连晓
漫步于彬县大街小巷,可谓是绿染大地景满城,随处可见林木葱郁,苍翠欲滴,百花争艳,芳香扑鼻,意境无限,尽显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美好画卷,让人舒适而神往。
笔者在彬县城市建设规划局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让人深深感受到这座“绿”城的来之不易。
——从2009年到2014年该县财政累计投资8.5亿元用于县城区园林绿化建设。
——县城绿化率38.1%、县城绿地率34%、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62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2.7%。
——全县现有清洁工576名,绿化工326名。县财政每年拨付用于绿化日常维护的费用200多万元。
2012年,该县在荣获省级园林县城称号后,又一次吹响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集结号,全县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并重、市政建设与园林绿化同步”的原则,通过高规格谋划,大资金建设和科学经营,有力有序推进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初步形成绿地布局合理、功能设施齐全、风格特色鲜明的城市园林景观,一个生态、宜居的园林城市正向大家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精心谋“绿”。为了把建设绿色生态园林县城当作一项重点惠民工程来抓,该县对城市建设规划体系进行全面规划,目前已建成千狮桥以东泾河南岸景观绿化带,豳风诗经文化风情园、开元广场、豳风苑、紫薇山生态公园、新区广场等10多处绿地公园,成为市民主要的休闲娱乐中心。打造的创业大道、滨河大道、高速公路引线、太峪镇旅游大道、大佛寺旅游大道等新建道路绿化景观及以侍郎湖森林公园、大佛寺旅游景区、公刘墓、程家川等旅游景点为支撑的生态园林区域已成为群众的主要游览地。
倾资建“绿”。在加快公共绿地建设和单位庭院绿化工作中,该县采取基地绿化方式与广场公园绿化紧密结合,山水相依,城乡结合的自然风貌,恰当运用现代造园手法,积极打造示范园林景观。近年来,通过政府财政投入、社会援助、单位自建自养等多种形式,累计完成标准投资8亿多元,完成了紫薇山、刘家湾、火石咀、花果山、七星台等环城山体绿化面积7838万亩,建成省级园林式单位1个,市级园林式单位16个、居住区2个,县级花园式单位37个、花园式居住区35个。积极开展厂矿企业园林绿化单位、园林小区创建,完成绿化面积408亩,栽植各类苗木502万株,厂矿企业绿地率32.6%,使县城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累计投资1.2亿元,实施紫薇山点亮工程,对城区街道两侧建筑立面进行改造,分街道、片区实施亮化美化工程,形成“一街一景观、一路一特色”的彬州夜景。(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咸阳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咸阳市地震局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42分53.8秒。历史将不忘这一时刻,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东经118.2度,北纬39.6度,唐山发生了7.8级地震,24.2万人死亡,16.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