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官庄村有个“鲟鱼大王”

来源:宣城日报 2015-08-17 23:53   https://www.yybnet.net/

“你见过100多斤重的中华鲟吗?”前几日,记者在泾县丁家桥镇采访时,同行的宣传干事无意间问起这样一个问题。见记者摇了摇头,他二话不说便带着记者来到了官庄村的一个中华鲟养殖基地,称要让大家见识一下村里的“鲟鱼大王”。

在村里转了几个弯,记者终于来到了一处相对僻静的场地。走进大门,只见一片宽敞的水域即刻映入眼帘,再走近仔细一瞧,水面被隔成了一块块小池子。

“今天池子里的水有点混,所以看不清。”正在水池边转悠时,养殖基地负责人——宣传干事口中的“鲟鱼大王”李宝忠走了过来,他告诉记者,如果池水清澈的话,很容易看到中华鲟在水里游来游去。

今年43岁的李宝忠来自江苏淮安,从1997年就开始养殖中华鲟。“鲟鱼有‘水中熊猫\’、‘水中活化石\’的称号,在中国尤以中华鲟最为出名。”李宝忠介绍说,2008年前后中华鲟市场价能卖到500多元钱一斤,但后来随着国家允许私人养殖中华鲟后,价格就走了下坡路。

“这里的水好!”谈到为何到泾县养殖中华鲟,李宝忠如是回答。他解释道,养殖中华鲟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水源溶氧高,还需要水温低,于是自己在朋友的介绍下一路寻找,最终把养殖基地选在了泾县丁家桥镇官庄村。“更重要的一个条件是,附近有个南瓜山水电站,能保证鱼塘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2012年5月起,在前后用了半年时间挖好鱼塘的基础上,李宝忠紧接着将水池化整为零,把大鱼塘分割开来,建起了70多个面积200多平方米的小池子。“到2012年底鱼塘才基本成型,加上办公用房在一起,整个养殖基地占地约89亩。”李宝忠说。

养殖基地建成不久,李宝忠的心情就被一场不期而至的大水淋得凉了半截。2013年夏天,连绵不断的阴雨天造成上游大坝“水满为患”,正当李宝忠想着应对办法时,大坝突然开闸放水,这让鱼塘不可避免地遭了秧。“我清晰地记得那天是7月5日,当时鱼塘里的中华鲟死得死、跑得跑,总共损失了将近100多万元。”李宝忠回忆说。

无独有偶。2014年的汛期,连续多日的暴雨天气再一次让李宝忠的鱼塘承受了巨大损失。由于上游的水太大太急,还没等李宝忠采取补救措施,鱼塘瞬间“乱成了一锅粥”。“水池里的水涨得太快了,成鱼和鱼苗全都混到了一起。”李宝忠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光把死鱼拉出去填埋就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谈到这两次受灾,李宝忠坦言,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对山区洪水发生的特点没摸透,另一方面管理上也出现了问题,好在这并没有让他信心受损:“今后我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在管理上多下工夫,争取带动周边一些村民共同致富。”谈及打算,李宝忠这样表示。

100多斤重的中华鲟。本报记者叶竞文 摄

新闻推荐

根据公安部安排月日来自西藏自治区定结等县的名民警在

根据公安部安排,1月15日,来自西藏自治区定结等县的5名民警在泾县公安局的跟班作业学习圆满结束。为期一个月的学习,泾县公安局对西藏学员进行一对一培训,重点帮抚、指导...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官庄村有个“鲟鱼大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