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深入泾县桃花镇苏岭村,就该村走“一村一品”特色发展之路进行采访。
桃花潭镇苏岭村党支部书记徐继洪告诉记者:“苏岭山药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了。因苏岭山药肉质白嫩、细腻香甜、汤色清而不混、多食不伤胃,久食而不厌,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素有野山药、江南小人参之美誉。目前,产销两旺,供不应求,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销往安徽各地及上海、江苏、浙江等大中城市,成了真正的抢手货。”
徐继洪介绍说,为了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泾县,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致富,近年来,桃花潭镇本着“贴民心、解民困、帮民富”的理念,安排农业技术骨干举办“苏岭山药种植”培训班,讲解山药种植、防虫治虫、包装、存贮等知识和技能,加大对苏岭山药的扶持力度,推动科技惠农。成立了泾县桃花潭原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年初与农户签协议、下订单,年底挨家挨户的上门收购、统一包装、销售,并开辟网销渠道,实现了从“自产自销”到“订单种植”的转变,带动苏岭、新民、龙潭等20个行政村1000多户农民增产增收。注册了“苏岭”商标,通过无公害产地与产品认证和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2014年7月,桃花潭原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荣获“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2014年12月,“苏岭山药”荣获“安徽老字号”称号,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苏岭村村民舒玉新告诉记者,他家种植了一亩多地的山药,产量在3000斤以上,仅此项收入就超过15000元。
为推进苏岭山药种植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正在苏岭村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的曹园生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又开始了山药种植基地建设。据悉,基地建成后,可为村集体每年增加5万元左右的收入。下一步,苏岭村将加强网销力度,发展电子商务,让苏岭山药进入淘宝店,走进千家万户。
“通过签订两年的山场承包协议,我家原本荒废的山场变废为宝,领到了12000元的山场承包费用,发展山药带动了我们老百姓致富。”村民陈小欢见到记者兴奋地说道。
新闻推荐
●3月30日下午,宣城市在杭州举办宣城(杭州)投资合作恳谈会。市委常委、副市长汪谦慎出席恳谈会。会上,汪谦慎对宣杭两地良好的合作基础和互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