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乡村影像文化塑造者

来源:皖南晨刊 2015-08-20 13:33   https://www.yybnet.net/

如果没有王勇的努力,那些长年奔走在中原大地的乡村摄影师,很可能会悄无声息地老去,一如凋敝的乡村,从而成为某个时期的口头传说。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他们一直默默服务于农民和乡镇居民。可是,这些摄影师却几乎从未进入过官方摄影机构的视野,从而被忽视、不被承认。由于王勇新书《村里来了照相的》出版,他们陡然间集体出现在公众眼前。作者花了3年时间横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走访了那些散居在四省交界处的乡镇里的摄影师,完成了这部乡村摄影师的口述史。

乡村摄影师这个群体的形象,在公众眼中是模糊不清的。但在王勇的书中,他们的形象清晰起来:谦卑、勇敢、内敛,他们的光荣与哀痛也在影像中具体起来。王勇记录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摄影师的一段私人生活。可是,当把这些个人的历史片段串在一起,就构成了有关那个时代中国乡村政治、经济风貌的景象。

中原一带有一种习俗,家里不留陌生人的照片,甚至烧掉过世家人的照片,长辈例外。王勇说,书中所有的照片,有黑白有彩色,还有的是手工着色的,都是从倒闭的照相馆和旧货市场收来的。显然,这些老照片是一笔非常珍贵的财富。

除了口述文本,该书还为读者呈现了370幅乡村摄影师拍摄的影像,以及乡村照相馆曾经使用过的手工绘制背景布、自制的道具,以及摄影灯。

该书主编晋永权认为,“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看到,乡村摄影师们一直在努力模仿官方宣传照片的拍摄,从用光到美学趣味,再到身体姿态和景观想象。然而,在模仿过程中,乡村摄影师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质和风格。”中国的乡村摄影师,并不仅仅为农村人拍照片,最重要的,“他们是乡村影像的记录者,是中国乡村影像文化的塑造者,是中国影像文化历史的底色。”

过去,摄影在农村是件大事,尤其是拍全家福。去照相馆拍照时,一家老小会穿上最好的衣服,还要选一个好日子。在很大程度上,如果没有乡村摄影师,很多农村家庭可能都不会有一张全家福。今天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消解了仪式感和神秘感,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自拍。

在中国摄影史上,乡村摄影师一直是个空白。摄影理论家吴鹏认为,王勇以详尽的叙述还原了他们为什么摄影,怎样走进摄影天地,以及他们对乡村摄影兴衰的见证。(光明日报) 

新闻推荐

购老宅未过户起诉卖方为何败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喜爱古建筑的人,回到村落里寻找喜欢的老房子。上海居民赵先生就看中了位于泾县桃花潭镇上的一所清朝老宅,和房主达成了协议,并支付了10万元定金...

相关新闻:
“好丈夫”何治乐2015-08-25 00:59
“好丈夫”唐纯清2015-08-24 00:59
猜你喜欢:
评论:(乡村影像文化塑造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