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寻宝进宿州文化展风采

来源:拂晓报 2015-08-12 21:45   https://www.yybnet.net/

7月15日晚上10点38分,央视《寻宝——走进宿州》精华部分在央视一套播出。半个小时的节目中,宿州民间藏品的精华一一亮相,宋代梅瓶、清中期文殊菩萨像、祖传三品官帽等共10件具有深厚宿州元素的藏品,充分展现了古城宿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此,本期生活专刊特别走近《寻宝》栏目现场,带您领略宿州市民间文物收藏界的风采。

海选藏友亮“宝”4000余件

5月23日上午,市博物馆南广场上人山人海,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在此海选,丘小君、李学伟、欧阳朝霞、王荣琳、陈建明五位国家级权威专家亲临现场鉴宝。最终,专家们从4000余件海选藏品中遴选出近60件进入下一轮筛选。

“您这幅是萧龙士的兰草,还有李苦禅的题字,非常不错,符合我们这次寻宝的主题。”在海选现场,专家李学伟对萧县藏友马新堂的一幅藏品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我来参加《寻宝》,不为别的,就是要展示我们书画之乡的魅力,让全国人民都了解萧县的书画艺术。”马新堂对记者说,他这幅作品是好友、已故宿州著名书画家薛志耘赠送的,为萧龙士91岁时的作品,上面还有李苦禅画的竹子及题字,而薛志耘同为两位大师的学生。这幅作品从1980年收藏至今,有许多藏友要高价购买都被他拒绝,他要一直保存着,以后传给子孙后代。

除了颇具宿州本土特色的书画作品以外,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一些具有汉文化元素的青铜器以及与大运河有关的藏品成功晋级。此次海选成功晋级的48件藏品,参加《寻宝——走进宿州》节目现场录制,专家从中选出一件最能反映宿州市经济、文化、历史和民俗特色的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国宝”。

录制现场宝贝“闪亮”登场

经过层层海选、复选,5月28日,央视《寻宝——走进宿州》在宿州九中体育馆内正式录制。

当天上午,离节目录制时间还有半小时,观众们开始陆续进场,大多数是收藏爱好者,也有部分中学生,都来现场感受浓缩在宝藏里的文化。

随着第一位藏宝人抱着他的宝贝走上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藏故事,一件件浸润岁月光华的珍稀宝贝纷纷登台亮相,“闪亮”了现场观众和藏家们的眼球。主宾席上,丘小君、单国强、贾文忠、欧阳朝霞、王育成5位鉴宝专家,以专业的眼光、渊博的学识对登台求鉴的藏品一一鉴评,不时赢得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节目录制现场,鉴宝专家和藏友们进行了轻松愉快的交流,详细为藏友介绍了藏品的工艺、生产年代、判断依据和艺术价值,以丰富的收藏经验、广博的文史知识“辨真身,说出处,讲故事”。同时,针对藏家最关心的市场价值,专家们也给出了深入分析和中肯的建议。现场,专家与藏友互动,气氛热烈,展示了一场精彩的鉴宝赏宝的文化盛宴。

宿州特色文化产品现场助兴

在录制现场,藏友们带来的灵璧石、钟馗画以及刘开渠的画作,获得专家好评。

“这块石头是盖房子挖地基时挖出来的,我觉得可能是宋代的,希望专家给鉴定下。”藏友巩先生上台说。“灵璧石是中国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之首,享有胜誉,你这块石头极具观赏价值,值得收藏。”专家表示。问到参加节目的想法,巩先生告诉记者:“灵璧石是咱们宿州的一张文化名片,这件藏品说明灵璧石文化在宋代就已经形成气候,今天我把这件藏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也是对咱们宿州文化的一个宣传,既然专家评价这块石头极具研究和收藏价值,我打算将它捐给市博物馆,让更多的人欣赏。”

“这幅钟馗画是我爷爷收藏的,今天有幸拿来现场请专家鉴定。”来自灵璧的尹女士对记者说,“画是我太爷爷传下来的,他和翟光远是师兄弟,画由翟光远所作。钟馗象征着刚正不阿,我们祖孙三代都是画钟馗的,所以十分钟爱。今天得到专家的肯定后,我会继续好好收藏的。”

“众所周知,刘开渠是我国现代雕塑事业的奠基人,他的书画很罕见。”专家看到萧县藏友杨先生的画作时这样说。杨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爱好收藏,这幅画是和朋友交流来的,“萧县是著名的书画之乡,出了很多著名的书画名家,刘开渠擅长雕塑,极少作画,能够收藏一件他的画作很是荣幸,感谢寻宝节目来到宿州,给了我们一次与专家交流的机会,让藏友们开阔了眼界,也长了不少知识。”

“小生这里有礼了。”随着一阵热闹的锣鼓声,一位身着戏服、手持扇子的女子款款走上录制现场的舞台。“这位兄台从何而来?为何这身打扮呢?”“小生来自宿州……”舞台上主持人和藏友的一番对话引得在座观众开怀大笑。

“我是宿州市梆子剧团的一名演员,平时演的多是小生,由于小生练功的时候必须手不离扇,所以我对扇子产生了很深的感情。”身着戏服的藏友唐女士对记者说,“我这次带来的是一把李秋君和郑午昌合作的扇子,这把扇子是我2012年去上海演出的时候从朋友手中得来的,有字有画,非常喜欢。”

唐女士不仅现场展示了扇功,还即兴演唱了几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花木兰》,赢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唐女士说:“梆子戏算是咱们宿州一个比较有名的剧种,我选择以小生的装扮方式出场,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咱们本地的文化,也算是给节目助助兴吧。”

文/ 本报记者 刘晓琼 本版图片/本报记者武正润 摄

新闻推荐

泗县土布鞋“上网”走天下

本报讯 “我们平日上班就是打开电脑网络,跟全国各地的客户聊聊天,就将生意做成了。”近日,笔者走进泗县泗州鞋业公司电子商务销售部,只见销售部员工李昌萍等6名工作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寻宝进宿州文化展风采)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