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乔文君 王连杰 记者 余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是一位被执行人在泾县法院明确告知其应履行的义务之后,仍转移房产,报停电话,变卖厂房设备,甚至玩起了失踪。
张某是浙江人,十几岁就来到泾县生活,事业风风火火。前些年涉足电机铸造行业,由于行业不景气,张某负债累累,其中债主就包括这起案件的申请人吴某。在与吴某的买卖合同纠纷过程中,张某与吴某达成了分期给付调解协议。约定给付时间到期后,张某尚有28万余元未能兑现,吴某遂于2015年5月21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张某下落不明,执行法官即电话告知其应履行的义务。张某则表示身在外地讨债,暂时无法到庭拿取书面材料。然而根据法院查询反馈的结果,张某在此期间出售自己名下的门面房、住宅房以及厂内设备、半成品铸件,形成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状况。
被执行人张某如此明目张胆地转移财产,执行法官次日便前往张某户籍所在地,查找张某下落及财产线索。由于张某事先有准备,执行法官并未见到本人,但掌握了其相关户籍、房产、车辆、工商、银行存款等材料。执行法官将材料上合议庭讨论后,以张某涉嫌犯有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在得知公安机关介入后,张某便很快主动与案件承办人联系,并与权利人再次达成了执行和解。张某在签订协议时,当即给付货款15万元,余款与申请人作了较为详细的偿还计划,并为其中的5万元提供了担保,申请人对此表示同意。在将相关执行材料函告公安机关后,本起民事执行案件终得以圆满解决。
新闻推荐
12月26日消息,在中国足协组织的2015-2016年度冬训暨全国锦标赛决赛中,北京国安1997年龄段梯队最终夺得冠军,此外国安U19梯队主教练黄勇获得本项赛事的最佳教练员。(网易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