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瘫痪在床,不能动弹,不能言语,大便小便失禁……面对这样的婆婆,晋熙镇阳冲村下屋组的村民无不伸出大拇指赞赏朱小琴:“她是一位有孝心、善心、爱心的好儿媳妇。”
朱小琴今年51岁,从畈区嫁到崇山峻岭的下屋组已经28年了。十几年前公婆还能帮忙做点家务。丈夫周朝辉是手艺很好的木匠,常年在安庆等地打工。这样,朱小琴农忙时在家种田兴地,农闲时到山外的县城建筑工地,做扎钢筋工。两个儿子分别从中专或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一家人勤劳致富,在旧房旁边盖起了一幢两层新楼房,日子过得顺风顺水、和和美美。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 2002年9月,时年67岁的婆婆陈金爱不幸中风。虽经多方医治,老人的病仍不见好转。随着日子的流逝,病情竟日益加重,到2011年,就出现了本文开头描述的病症。一位慈祥勤劳的婆婆,而今变成了卧床重病的老人。
公公周玉旺生于1928年,70岁时也中风了,2010年,82岁的公公因中风而引发多种疾病,治疗无效不幸病逝。
面对逆境,朱小琴擦干眼泪,毅然挑起精心服侍婆婆的重任。她把新楼房里光照与通风条件最好的一间居室给婆婆住,做一只特制的火桶,天阴雨时为婆婆生火暖身,天晴了把婆婆驮到门外的场地里晒太阳。为净化房间空气,除了每天两次为婆婆翻身擦洗,换下弄脏了的衣服、被条,及时洗好,还每天勤扫房间。她十三年如一日无微不至服侍婆婆。
朱小琴心里装着婆婆,还挂念在外打工的丈夫。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与挣钱手,丈夫承担的责任与压力,一点也不比自己轻,常年在异乡操劳,身上也落下不少伤痛。最近几年,腰间盘突出病痛,常常折磨得寝食难安。
病床前后,田里地里,里里外外一把手,身子累,心里更累。超负荷的劳碌奔波,使朱小琴的身体严重透支。2013年,因子宫肿瘤住院做了手术。2015年,又因腿上肿瘤和小肠下垂,到上海做了两次手术。自己病了,还时刻惦记着婆婆,手术后10天,缝合的刀口还未拆线,就回到家中,继续承担起服侍婆婆的重任。
实际上朱小琴也是婆婆,孙子都8岁了。身教威力大,润物细无声。朱小琴孝敬婆婆的美德,也给自己儿媳树立了榜样。儿媳蔡吕虽远在湖南打工,但经常电话问候公婆,经常寄赠衣物用品给公婆,逢年过节回家看看。每每看到这些,困苦疲惫的朱小琴心中又荡漾起一种别样的甜蜜。
(本报通讯员朱家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绿化美化品位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市场对绿化苗木花卉需求越来越大。舜山镇林桥村抢抓这一市场机遇,不断提高苗木花卉档次和质量,抓好销售。依旧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