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41岁的大诗人陶渊明在彭泽县(今江西湖口县东)当知县,一个月领五斗米的官俸。
腊月将尽的一天下午,陶渊明办完公事,换上便衣,回到内衙翻看过去的诗作。突然,一名小吏从外面闯进来禀报:“九江李太守派督邮张大人来县巡察,请老爷赶快更衣迎接。”“哪个张大人?为什么非要穿官服不可呢?”刚来彭泽县不到三个月的陶县令不解地问道。小吏解释说:“那督邮张大人是我县富豪,一向讲究排场,眼下又是李太守的亲信,在礼仪上要是稍有不周,恐怕对老爷的前程不利。”
生性耿直的陶渊明本来已十分痛恨官场黑暗,想离开这个肮脏之地。现在听说这个督邮就是本县的富豪,靠精于吹牛拍马得到太守宠爱,竟然也成了自己的上司,还要叫自己去隆重迎接他。想到这些,陶渊明不禁长叹一声,愤然说道:“我不能为五斗米的薪俸,去向一个低能无知的小儿弯腰行礼!”说罢,便取出知县的印信交给小吏,说:“你把它交给督邮转呈太守,就说我陶渊明告病还乡,不当这个知县了。”然后收拾行装,昂然归隐而去。
【说理】
陶渊明的一生,充满了对人生真谛的渴望与追求,后人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之誉。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操守为重,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趋炎附势,不奴颜媚骨,不为名利浮华所动。
新闻推荐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要深化导游管理体制改革,从行政化、非流动、封闭式管理向市场化、自由化、法制化管理转变,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