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和平 赵塞阳 孟旭光
正值三九严寒,多日的雾霾还没有散去,地里的麦苗已经着了一层厚厚的白霜。与外边的刺骨严寒不同,户县瑧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草莓种植园的大棚里温暖如春,棚内的蜜蜂正忙着授粉……
“这些优质草莓已经在西安各大市场上市。”户县瑧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白江涛说,“我们公司去年种植50个大棚的草莓,销售草莓12万斤,实现销售收入200余万元。”
白江涛是户县的一位普通农村青年,高中毕业后,他先后在外打工3年。2012年,户县县委、县政府实施农村优秀青年创业培训工程,白江涛成为第一期培优青年学员。在县党校接受了系统培训后,投资200万元与人合伙成立了培优合作社,搞葡萄种植。2014年初,白江涛了解到,西安草莓市场年销售量上万斤,产品主要从湖北、山东批发,运输成本高、耗损严重。看到反季节草莓的巨大市场潜力,他决定在当地搞反季节草莓种植。白江涛于当年7月在户县开始发展草莓种植并喜获丰收。
2015年,当他准备扩大种植规模时,却遇到资金流动问题,一时难以动工。“在党校学习期间,人行户县支行组织县涉农金融机构业务经理为我们讲解过信贷政策、金融产品、征信等金融知识,指导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青年创业的扶持。我向组织提出了困难,邮储银行户县支行主动上门服务,发放家庭农场贷款50万元,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说起金融机构对自己的支持,白江涛十分感激。
扩大规模后,户县瑧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种植草莓107个大棚,其中54个棚是租用一家农业公司的,另外53个是在附近村子流转土地上自己建的。聘用浙江技术顾问,工资成本每年20万元,技术顾问还参与公司分红;同时公司聘用当地20名农民作为种植用工。每个棚有8分地,投资成本约8000元、净收益约1万元。白江涛掰着指头算了一笔经济账:2015年建了107个棚,共投资260万元,从邮储银行户县支行贷款50万元,用于流动资金;每个棚产量大约在3千斤,按去年行情,这一季草莓均价大约在每斤17元左右,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500多万元。但由于2015年雾霾天气的影响,白江涛略显遗憾:“受雾霾影响,大棚内光照不足,去年草莓成熟期推后了近一个月,还是影响了上市销售。”
谈到几年来自己的创业体会,白江涛说:“农业技术是关键,目前我的企业技术成本很高,只有好的技术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有了比别人更强的竞争力。另外,还要掌握各种市场信息,要细分消费市场,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要善于借助新兴的网络平台建立自己稳定的销售渠道。”但是白江涛也有自己的困惑与不安:“农业是高风险行业,这几年某个农产品赚钱,大家都一窝蜂发展,结果供大于求,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造成极大浪费。
未来,白江涛认为发展高科技农业就是今后的希望,挣钱就是挣思想、挣观念、挣智慧。无论何时,还是要扎扎实实干事,看清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己,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好产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史建荣韩婷记者李睿)彬县不断加强特殊教育管理创新,大力实施“行为习惯养成、身体功能康复、生活能力强化、兴趣特长培养、职业技能培训”五轮驱动教育,努力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