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募捐母亲“晒钻戒”警示慈善立法提速

来源:百色早报 2016-02-29 10:34   https://www.yybnet.net/

 

浙江省绍兴宋女士因4岁女儿患白血病,在朋友圈发了则募捐消息,希望能募到30万元。朋友们纷纷转帖并献出爱心。但有网友添加该女士微信后,发现其开奔驰车,还在网上秀钻戒,这招致人们的强烈质疑。

从媒体报道看,孩子患白血病似属实,据称为治病已花费50万元。求助者不仅在朋友圈发起募捐,还在网上发起众筹。据称,总共已募到26万多元。只是,与人们常见的那种凄惨无奈被迫求助社会的情况不同,这个家庭还“过得去”:老公经商,家有奔驰车。即便女儿患病,老公还给妻子买了上万元的钻戒。

有网友质问,假如募捐前说明自己的家庭实情,还会有人捐款吗?有人则批求助者不道德,认为不愿放弃自己的优越生活给孩子治病,反要透支他人的同情心,把经济压力转嫁别人。更有人质疑这种行为是否有诈骗之嫌。

当然,也有人对此抱以同情,认为一场大病会令一个中产家庭陷入贫困,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尽管众说纷纭,但由这件事引发的慈善信用风险却显而易见。假如任何人都可借网络便利向公众募捐,真假如何分辩?在我国尚无慈善法的情况下,类似事件的道德与法律责任又该如何评判和认定?

最近发生在四川的类似事件更有说服力。去年12月,盐亭县13岁女孩梁颖因患癌且家庭贫困获社会捐助11万元,获捐时家属曾承诺捐出未用完的钱。近日女孩不幸去世,爱心人士到医院查询发现,捐款未用完,但家属却拒绝退还捐款,由此引发一场“拒退捐款”风波。

两地的这两件事,虽情节各异,却皆因爱心慈善而起,而故事的演绎进程却渐渐发散出令人不安的意味。原本互不相识的人们,只因着善良的本能捐献爱心,不期然结局和真相并不那么完美,甚而有点扭曲,难免让人心里五味杂陈,甚而滋生“悔不当初”之意。

或许,站在大慈大善的立场,做善事献爱心本不该设置前提条件,更不要图回报。但是,即便不求回报,善良也容不得欺骗。作为普通民众,假如你在街头对陌生求助者伸出援手,最终却得知那是职业乞讨者或骗子,所谓的“不幸”、“大难”之类都是谎言,你会作何感想?这种事,但凡经历一次,下次再遇到真需帮助者时,你还会毫不犹豫地再奉献爱心吗?

慈善需要传承,爱心更要呵护。这些年,媒体曝出的街头或网络上精心策划的求助骗局形形色色,单是一个炫富的郭美美就不知令慈善机构遭受怎样的重创,国人几乎每遇到慈善求助时便心生踌躇。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源还在于慈善立法的滞后。在没有慈善法保障的环境里,真假难分,善恶莫辨。无序的慈善环境令一些确需社会救助的人难以如愿,而诸多不规范的慈善捐助活动也在消解着人们的真情和热情。

国人并不缺乏同情心,也不缺行善的热情,这从近来多个城市自发兴起的“爱心墙”可窥一斑。这项起源自国外的慈善活动,传入国内后,便受到热烈响应,有的城市甚至很快出现“爆棚”的局面,这也正好说明即便民间慈善同样需要规范和引导。

□阅

 

新闻推荐

萧铣宁亡国不伤民

萧铣(资料图)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八月,李靖率唐军从夔州出发,沿着波涛汹涌的长江水路向东挺进,要扫平...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募捐母亲“晒钻戒”警示慈善立法提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