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2月28日电 记者28日从陕西省人民政府了解到,《陕西省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已正式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已推出,以促进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
《陕西省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要求,在陕西全省范围内降低电子商务准入门槛,全面清理规范现有前置审批事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小微电子商务企业的,按相关政策享受税收优惠,对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货物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退(免)税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完善电子商务领域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学校、企业及社会组织合作搭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开展网络创业培训和实践,保障电商从业人员劳动权益,按规定将网络从业人员纳入各项社会保险,未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从业人员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陕西省人民政府要求,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主体和优质农产品品牌,加强优质农产品标准体系、动植物检疫体系、安全质量追溯体系、质量保障与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引导快递企业建立集仓储、分拨、配送、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打通农村物流“下乡与进城”双向快捷通道,支持快递企业以建立合作网点的形式提供投递服务。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到2020年,要建成完善的物流、支付和认证等支撑体系和高效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形成诚信安全的电子商务信用环境,使电子商务成为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途径和推动陕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动力。
河南15.3万名老赖
上“黑名单”
新华社郑州2月28日电 记者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为破解执行难题,助力诚信社会建设,目前河南已经有15.3万余名“老赖”上了全国法院失信“黑名单”,并受到相关惩戒。1.3万余人慑于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
15.3万余名“老赖”纳入全国法院失信“黑名单”后,在出国出境、乘飞机、坐高铁、住高级宾馆、参加招投标和贷款等方面受到限制。河南还加大曝光力度,将5.2万余人的赖账信息发布在官方微信,晾晒在广场屏幕,张贴在单位住所,1.3万余人慑于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
从2014年起,河南省法院致力于破解执行难题,不给当事人打法律“白条”,提高司法权威性,并不断进行司法改革创新。2014年春节过后,该省法院陆续借助网络平台,开设淘宝账户,实现涉诉资产网上公开拍卖。目前,该省在网上拍卖的涉诉资产,已成交3609件,金额41.8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2.1亿元。河南法院系统还携手21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开通网络执行查控系统,使法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查得到、冻得住被执行人存款。该系统自2014年4月29日正式开通运行以来,全省法官共查询开户信息298.4万条,网上冻结现金21.3亿元。
新闻推荐
A08·天下海昏侯墓墓主人遗骸腰部位置发现的刻有“刘贺”名字的玉印3月2日,观众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参观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编钟观众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参观汉代海昏侯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