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同心镇沙村村民程海清跟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初中毕业后就到广东打工。在外工作几年后,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及资金积累后,带着创业的梦想回到家乡办起了养猪场,2013年,生猪养殖场开始投入使用。养殖场周围不但有果园鱼塘,还种植起了桂花树、九里香、罗汉松等绿化树。乡亲们称赞他养猪水平高,猪场绿化建设也走在了前面,积极配合“生态乡村”建设。经过几年的打拼,通过“猪—果—鱼”这种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如今20多岁的程海清已成了当地闻名的种养大户。
近日,笔者在养殖场见到程海清时,他正在与生猪收购商称量生猪,由于生猪价格不断上涨,程海清正好趁这个机会把生猪卖出去,当天共出栏32头生猪。
据了解,程海清的生猪养殖场是通过贷款和向亲朋好友借款的形式,投资300多万元兴建而成。养殖场有2000平方米的猪舍,常年有母猪、肉猪、猪仔共800多头在栏,年产肉猪1000多头,年产值达到200多万元。
近年来,为了把养殖场打理好,程海清积极主动参加镇里组织的技术培训学习生猪养殖技术,还邀请技术人员到养殖场指导,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请教并记录下来。他还购买养猪技术书籍在业余时间学习,俨然成了一个养殖行家。
为了养殖场的长远发展,程海清租借了20亩山地种起了砂糖桔,在山脚下建起了占地10多亩的鱼塘,通过“猪—果—鱼”这种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砂糖桔是采用有机肥,味道也特别甜,基本上是客户上门收购或者定购。另外,程海清还在养殖场周边空地种植起了桂花树、九里香、罗汉松等绿化树苗,绿化美化养殖场。这样养殖场绿意盎然,四季花香,基本上没有养猪场的杂味。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程海清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于是,程海清联合村里的其他养殖户,成立了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建立合作社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展种养业,实现养殖发展致富。如今,全村养殖生猪达到100头以上规模的共有20多户,全村年产生猪达2500多头。
程海清依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返乡青年的创业梦,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看到他的养猪场办得有声有色,村子里有不少群众也来跟他学习养猪技术,程海清也很乐意将知识传授给他们。与很多外出返乡创业者一样,程海清把梦想扎在了农村,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了财富与快乐。
(林伟宁 李宏延)
新闻推荐
人勤春来早,茶人采茶忙。时下,春意浓浓,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茶叶在春风春雨的沐浴下长出了嫩绿的芽儿。勤劳的种茶人微笑了,满眼希望。 近日,我有幸参加一家茶叶公司举行的早春茶开采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