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罗沙、于文静、李汶羲
粮食产量是否会继续增长?农民增收有哪些“门路”?现代农业怎么发展……7日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新闻发言人叶贞琴就诸多农业领域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十三五”期间不追求粮食连续增产
谈到粮食产量问题,韩长赋明确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不追求粮食连续增产,但是一定要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
韩长赋说,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始终是重大问题,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保持粮食稳定生产。目前我国粮食进口增加主要原因是品种调剂需要和价格差异,对此必须提高粮食的竞争力,发展规模经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推广新的农业技术。
“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的粮食从中长期看并不是真正过剩了,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技术性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是战略性问题,技术性问题还得服从于战略性问题。”韩长赋说。
五方面政策支持“十三五”农民增收
“农产品价格走低,经济下行压力大。农民工人数增长困难,工资水平增长更难。”韩长赋坦言,“‘十三五\’农民收入增长不容乐观,我现在也很操心这个问题。”
韩长赋表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农民收入要保持在年均增长6.5%以上。农业部正在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持政策体系。
“具体讲是五个方面,或者说争取五路进财,支持农民收入增长。”他介绍说,一个是节本增效,提高家庭经营的效益。二是推进产业化,让农民分享农业增值效益。三是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四是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五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民得到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农业部正在牵头制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农业供给侧改革:抓“玉米、大豆、牛奶”三件事
提及农业供给侧需要进行的结构性调整和改革,韩长赋说,要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让农产品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使农民得到更多的收入。要在巩固生产能力的同时,让资源环境得到改善。
韩长赋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结为“重点抓三件事”:“调减玉米”、“增加大豆”和“提升牛奶”。他表示,要推进粮改饲、粮豆轮作,有些地方要推广轮作休耕试点,把非优势产区的玉米面积适当调减下来。大豆方面,要搞好目标价格试点,开展大豆品种攻关,提高大豆生产效益。
“我们的奶业曾出过问题,市场对牛奶缺乏信心。大批国人到国外抢购奶粉,这是中国奶业人的耻辱。”他说,“要奋起直追,提高质量,恢复国人对民族乳业的信心。” (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新闻推荐
■两会短新闻 解决“择校热” 需实现教育均衡 刘长铭委员表示家庭教育是决定孩子职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白阳、余晓洁)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9日针对“择校热”问题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天价学区房问题,还需实现教育均衡。 在9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