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骑行13个省,不放过每个信息
杨文生又一次踏上了寻子之路。
◇胡涛 本报记者 顾维林 文/图
一辆摩托车,一顶安全帽,两面寻子旗,就这样,他骑行了13个省。每天,他都奔波在路上,满脸疲惫、风尘仆仆。
这个看起来“特立独行”的人是一位寻子多年的父亲。他叫杨文生,湖北黄石人。日前,他来到宣城泾县。
时间回到2015年5月的一天,杨文生14岁的儿子杨鑫说“到楼下玩一会儿”。起初,杨文生并没有在意。但让杨文生和老伴没想到的是,儿子下楼之后就再也没回来。更让两人崩溃的是,而且因为停电,儿子离开家后那段关键的监控没有录下。
报警、登报、发寻人启事,在湖北省黄石市苦寻多日没有消息后,杨文生最终决定辞去工作,然后买了一辆摩托车踏上了“寻子之路”。
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去了河南、江西、山西、江苏、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11个省市区。杨文生说,每到一个地方,自己就摆摊或挂起寻子的横幅,并散发寻子传单。如今,与寻子相关的传单自己已经印发了近10万份。
这次来到皖南并非临时起意。“我大年三十在青岛找孩子,有个好心人给我打电话,说在泾县看到一个跟我孩子外貌特别像的孩子。”杨文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听到这个消息后,他没多想,便一路询问,用了三天时间,独自骑摩托车来到泾县。
对他来说,每一个看似并不靠谱的信息都是希望,每一个并不熟悉的号码都是线索。“无论大小,每一个线索都是我的命根子。”他说。
但两天的工夫证明这一切只是徒劳。“寻子的花费非常巨大,到目前为止,我们夫妻俩已经投入近10万元,生活变得非常拮据。”杨文生说,为节省开支,自己每个月给自己的预算只有1000元,而这其中摩托车的油费就要花费五六百。
困了,杨文生就在马路上或趴在摩托车上睡一觉;饿了,3个馒头就是一天的食物;渴了,瓶子里灌上自来水解渴。冬天夜晚的气温愈发寒冷,身体不好的杨文生,实在无法在外面过夜,他就找间小旅馆睡一觉。为了节省开支,杨文生只能穿一双相对便宜的解放鞋。
一天又一天骑行在宽阔的城市、崎岖的山路,耳边摩托车的引擎声丝毫掩盖不住莫名的悲伤四处蔓延,电话采访时,杨文生说着说着就忍不住难过起来。
如果您有杨鑫的消息,请您和杨文生联系,他的电话号码是13872058969。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余庆 文/图刚刚出生一周的宝宝,应该正在父母的怀中享受关爱。但是宣州区水阳镇一对90后的小夫妻,却抱着他们刚刚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