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三
亮丽风景线:村官儿虽小,事儿却挺多,铺路修渠,家长里短,有时还会遇到没法解决的“鸡毛蒜皮”。一年多前,泗县以屏山镇彭鲍村为试点,探索设立“乡贤志愿工作站”并逐步在全县推开,通过选聘乡间贤达,调解大事小情,让村干部腾出了手,也给村民解了难题。按照品行优、威望高、群众公认等标准,目前全县171个行政村共选用1056名乡贤,他们多是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想干事、也能干事。
我们在行动:志愿服务在农村“安寨扎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到农民生活中。“乡贤志愿工作站”的设立,是延伸宿州市志愿服务内涵和外延的有益探索,同时也为全市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日趋广泛、形式日趋丰富。宿州市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十六城同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等重大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志愿服务有载体、有责任、有目标。谋划建设一批如“光明驿站”、宿州阳光天使公益助学等,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志愿服务项目,用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除了日常的助老、助困、助残、助学等活动,宿州市志愿者还参与了一些特殊的志愿服务活动,如萧县“天狼”救援队就在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进入灾区,开展地震救援及服务灾民;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的志愿者参与营救落水者等。一项项与时俱进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犹如一把把燃烧着的火炬,在宿城大地广为传递,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群众齐点赞:“平老百姓的事儿,得用老百姓的法儿。”前不久,彭鲍村张山刘庄刘某某因盖房子,和邻居刘某发生争执。几年前,刘某盖房子挤占了小巷20厘米,如今刘某某也要挤占。“乡贤”刘金华知道后跑来劝说:“一米五的巷口,你占他也占,大伙怎么走?”经过调解,刘某某主动退让,上演了现实版的“六尺巷”故事。在泗县广大农村,大伙儿称赞“乡贤志愿工作站”,是文明新风的倡行者、美好乡村的创建者、脱贫致富的‘领头羊\’、正能量的传播者。本报记者 谢文东
新闻推荐
李明武,宿州市立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2013年7月响应国家支援西藏的号召,积极报名到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为期三年的医疗援藏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