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武,宿州市立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2013年7月响应国家支援西藏的号召,积极报名到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为期三年的医疗援藏工作。
在西藏工作的三年时间里,李明武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围绕提高藏区医疗服务水平,为改善藏族同胞健康和维护藏汉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
勤奋学习、深入调研,积极融入错那
虽然是医疗技术援藏人员,李明武深深懂得了解援藏政策、藏地风情对做好工作的重要性。三年来,他坚持把学习作为做好援藏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认真学习党的治藏方针,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和“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认真学习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山南地委、行署的文件规定,坚定政治立场、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西藏地区的民风民俗和常用的藏语,强化了援藏技能、增强了工作本领。坚持把调研作为融入错那的重要途径,三年来,他走遍了全县10个乡镇的24个农牧民医疗服务点,走访了200多户农牧民,在与群众同吃糌粑、同喝酥油茶、同唱藏歌、同跳藏舞中了解了民情特别是群众的健康状况,在与农牧民和各乡村卫生服务人员交心谈心中了解他们对健康的渴求,真正做到了和他们打成一片、贴在了一起、融到了一块。并根据调研的结果,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杂志2014年第一期上发表了《错那县县乡村三级卫生人员的现状及思考》。
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工作成效明显
按照工作安排,李明武担任错那县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他逐步发现,县医疗服务的工作基础相当薄弱,医务人才匮乏,近十多年来,县医院连最简单的阑尾炎手术都开展不了;县及乡村医生疏于管理,服务意识和技能较差。在与县卫生局领导和县人民医院及乡卫生院主要负责同志沟通后,他决定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针对“业务不强、机制不健全、积极性不高和业务能力差”等问题,明确了“强业务、明职责、建机制、抓奖惩、正风气、求实效”的具体工作方法。在较短时间里使工作面貌发生大大的改观。
一是组织带领短期援藏人员开展工作。2013年至2016年共接送安徽省卫生系统短期技术援藏人员三批(共计21人),每一批人员他都亲自接送,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予关心照顾,被短期援藏医疗技术人员尊称为“老西藏”。有时间他就亲自带领短期援藏医疗技术人员开展医疗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县医院的诊疗水平。三年来,他带领短期援藏医疗技术人员成功开展剖宫产手术三例、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急诊手术一例、胆囊切除术两例、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一例、阑尾炎手术六例、腹股沟疝、隐睾、包茎各一例及体表肿瘤十数例,结束了错那县人民医院十多年来“不能开刀”的历史。其中全麻插管、夜间急诊剖腹探查、大隐静脉抽剥术等多项技术均为首次开展。医院条件差,医疗设备不全,就想方设法,集思广益,创造条件开展工作。如做胆囊切除术没有电刀,他和同事们就开车到一百多里路的隆子县人民医院借来电刀;做大隐静脉抽剥术没有抽剥器,就找来两截电线,去掉外面的塑料皮取出中心的铜线消毒后代替抽剥器等等。他做的最困难的一次手术用了四个半小时,手术结束后,他疲惫地瘫坐在休息室。事后他说,当听到藏族病人家属对他不停地说“突切切、突切切”(藏语“谢谢”),内心无比的欣慰和自豪。二是组织下乡巡诊宣传健康知识和对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他协调组织山南地区对口援藏的湖北、湖南、安徽三省医疗专家及县人民医院援藏队员到乡镇开展义诊工作多次,爬山涉水给偏远贫困乡村送医送药。通过下乡巡诊、健康知识宣传使错那县医院的日门诊人数、住院病人数不断增加以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不断提高。他更注重开展当地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鉴于大多数本地医生(特别是乡村医生)诊疗技术水平偏低,组织援藏卫生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培训,通过查房对不同疾病进行讲解以及每周两次讲课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传授技术。按照“讲几次课、推动一两项工作、带好两三个徒弟”的要求,给藏族医疗人员传授内地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特别是对乡村医生通过集中培训,通过举办“妇幼知识培训班”规范系统地提高藏族医疗人员对妇女儿童疾病的诊疗水平。他还带领医院职工圆满完成全县人员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对适龄儿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工作。三是搞好组织协调,保证全县医疗卫生工作正常有效开展。目前错那县人民医院对各种常见病及急诊病人已能及时正确处理和救治。在三年的工作中,大家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不断为医院建设提出好建议,献计献策。受到当地广大农牧民的肯定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表扬。涌现一批为错那县医疗卫生事业无私奉献的好医生,李明武多次被山南地区错那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15年被安徽省卫计委评为“百名优秀医生”。
创新思路、积极协调,争取多方力量援助错那
在援藏工程项目落实中,李明武通过下基层调研合理确定14个村卫生室和卡达乡卫生院的选址工作,并根据广大农牧民的要求对卫生室的设计方案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例如村民们强烈要求在原设计方案中加设玻璃采光暖房供冬天输液取暖用以及加设室内厕所等,此建议已被采用。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施工阶段,他多次深入施工工地,现场把关工程质量。通过他的努力,这项援藏项目进度和质量都走在山南地区12个县的前列。
为最大限度的做好援藏工作,李明武千方百计地争取计划外的资金、技术、智力、人才等全方位援藏。一是积极协调宿州市立医院为错那县人民医院捐助价值20万元医疗器械,如全自动血球仪、尿液分析仪、制氧机、电动产床、人流吸引器和新生儿吸痰器等等。目前这些仪器已全部到位,并投入临床使用,大大地解决了人民医院在实际工作中的急需。二是自费1.05万元对7户贫困藏族农牧民进行了捐助和慰问。通过“结对认亲戚”长期帮扶觉拉乡贫困户查果一家和错那镇三组卓嘎一家,给她们带去慰问金慰问物品及提供健康检查健康咨询。三是与其他援藏同志一道帮助无劳力藏民收割青稞,护送车祸受伤的司机到医院抢救,先后成功主持急诊抢救车祸人员4次,使藏族同胞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促进了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在增进民族团结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
进藏以来,李明武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西藏自治区党委“约法十章”、“九项要求”和山南地委“十项规则”的要求,清清白白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严格遵守错那县援藏小组研究制定的《错那县援藏干部改进作风十四条规定》,特别是不赌博、不贪污受贿、不出入不健康场所、不驾车等,确保了在藏期间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作风安全、人身安全,树立了勤奋工作、作风正派、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李明武说:“高寒缺氧的错那县虽然可能缩短我的人生长度,但通过援藏增加了我人生厚度”,他把援藏作为他终生的财富。“三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他表示,即使本批援藏工作结束后,他要回内地工作了,但他仍决心继续发挥技术优势,做好技术、项目、智力和人才全方位的援藏,为提高错那县农牧民医疗健康水平、改善藏区民生、促进民族团结而努力!
错那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朱永亮
新闻推荐
后山上俯瞰草场村 武正彪摄草场村近年新立的刻有朱陈村的石碑草场村三颗古树已有数百年的树龄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东林草堂,有幸接纳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公元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