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萧县顺应发展大势,从实际出发,精准定位,持续发力,深入谋划落实举措,抓紧制订行动方案,浓墨重彩唱好全县工业经济大发展主旋律,奋力打造全县工业经济升级版。
推进传统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等级,加快企业新产品研发和老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促进企业产品市场适销能力的增强和盈利水平提升,更多地积累持续发展实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强化“组链、延链、强链”工作。大力消化本地原料型初级产品,提升终端产品比重,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建材、化工等发展较快的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新项目建设,研发新产品,不断提升占总量的比重。大力“补短板”,充分利用与徐州市相邻且与徐州市泉山区结成友好县区的有利条件,大力引进项目、引进人才,从初级的零配件加工做起,从充当徐州市相关企业的产品实验基地、生产车间做起,逐渐向部件、组件生产过渡,最终具备整机生产能力,力争“十三五”期间,把机械制造业培养成重点产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利用张江萧县高科技产业园平台和萧县政府与上海久有公司合作协议,积极发展现代医药、电子、通信、高端材料等产品,为久有公司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加快推进企业出“产品”的速度。充分利用萧县风向较为稳定、风力适于发电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风电,利用萧县缓山坡多,适宜建设太阳能发电场的条件,大力发展有一定规模的光伏发电企业、大力推广居民户屋顶、楼顶太阳能发电,并为居民户太阳能发电提供上网便利条件。引进建设生物质发电,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可再生资源建设电厂,力争到2020年,萧县用电总量中,新能源电力占比由目前的4.14%提高到15%以上。
积极做好“调转促”的服务和指导工作。认真研究经济政策、时刻关注产品市场、消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调转促”的工作方略。帮助不同类型的企业分析企业自身优势与短板,使企业知道向哪转、怎样转,从而制订更切合企业实际的工作方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速,少走弯路。(本报记者 张瑶瑶)
新闻推荐
新华社广州3月12日电(记者周颖 毛一竹)记者12日从广东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了解到,广东出台巡视工作实施办法,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今后,被巡视党组织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