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最近遇到一件让人窝火的事情,自己出于好心购买的滞销苹果,到头来证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营销。陈先生掏钱买货,中间商从中渔利,这朋友圈里献爱心到底还靠不靠谱了?
为献“爱心”买烟台苹果
前几天,陈先生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烟台苹果滞销求购买的消息,说是滞销苹果如没人买就会烂在仓库里。“里面除了描述苹果滞销惨状外,还有果农生病无钱看病等悲情消息。看过之后,我就想买点苹果还能顺便献份爱心,也算两全其美。”陈先生一下订了两箱共20斤“爱心”苹果。卖家特别表示,“爱心”苹果原价88元一箱,现在便宜卖,55元一箱,“都是大个头的一级果”。
下单之后,陈先生不断在朋友圈里看到有苹果滞销求购买的信息,陈先生所在的不同群里也不断出现卖苹果的信息,他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这些苹果价格不一,即使按照5.5元一斤的价格算,和市场上的零售价比也并不便宜,而且怎么这么多人都卖苹果呢?
几天后陈先生收到了自己购买的苹果,箱子上确实写着“烟台栖霞”几个字,但苹果的个头却并没有商家所说的那么大。
滞销背后原是商业营销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最初转发卖苹果消息的那位朋友告诉了陈先生其中的奥秘。原来朋友转发苹果滞销消息完全是受人之托,属于“你给钱我转发”的营销行为。这位朋友坦承,烟台苹果确实出现了滞销,大量苹果积压,收购价格也低。有商家看到其中的商机,就大量收购,把苹果从烟台运到物流成本更低的济南,然后放到大型冷库里,并按品质装箱,接下来就利用熟人社交媒体进行病毒式传播营销。据陈先生的朋友透露,商家把制作好的苹果滞销消息发过来后,打给他至少1万元的费用,说是让帮忙推广。他会把这笔钱分作若干红包,发到不同群里,让大家帮忙转发。这场慈善营销效果有多大?这位朋友透露:光是他自己,卖一箱苹果就能净赚5元,自己已经销售出几百箱。
“爱心”苹果怎么还会有利润?陈先生除了气愤还有伤心。陈先生称,在这个链条中,果农卖出的苹果依然价格低廉,大部分钱被中间商赚取,果农没有得到多少实惠,伤害的却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
微信上有近百个“爱心”版本
笔者在微信上检索“苹果滞销”,发现了近百篇相关文章。时间跨度从去年11月份到最近都有,滞销苹果产地除了山东烟台,还有山西祁县、安徽砀山、天津蓟县等全国多个地区。发布文章的账号既有当地媒体,也有草根大号、企业公号或者个人公众号,难以分辨真假。
笔者随手打开一个“e起来合作社”公号发布的苹果滞销消息,文章图文并茂地描绘了烟台栖霞苹果滞销的消息,末尾附上的链接点击之后即跳转到“e合作社”的页面。当笔者从一堆水果销售信息中找到山东红富士苹果时,点击购买链接多次都提示“暂无地址信息”。这种行为与其说是在售卖滞销苹果,不如说是一种企业赚取流量的行为。
□北
婉
新闻推荐
《芈月传》剧照
随着电视剧《芈月传》首轮播出落下帷幕,围绕这部堪称现象级年度“剧王”的各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