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清明祭祀不同年龄段的观点碰撞 □实习生 姚艳梅

来源:百色早报 2016-04-02 10:22   https://www.yybnet.net/

 

去年清明节、“三月三”等民俗节日期间,由于高温干旱天气持续时间长,火险等级较高,群众扫墓时间又比较集中,形成野外用火高峰期,出现了森林火灾爆发式发生。一时间,改变传统祭扫方式,实行文明祭祀,不烧香、不烧纸、不点蜡烛、不燃放鞭炮等,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

转眼间,清明节又即将到来,笔者走访了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试图了解他们对清明节祭祀的一些看法。

走访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时下“60后”、“70后”及老一辈人大多还是遵循传统祭拜方式,亲自到祖先的坟前修整杂草、摆放祭品、上香、燃烛、烧纸,最后还会燃放鞭炮。而更多的年轻人在清明祭祀上则有了新的观念。

说起清明节的祭祀方式,1962年出生的张大伯告诉笔者,每年的清明节他们全家都会上山祭拜,现在腿脚不方便了,自己就会在家里祭拜,但是会要求子孙们上山祭拜。谈到对清明节祭祀的看法时,张大伯说:“祭祀祖先不仅仅只在清明节的时候才想要祭拜,上山扫墓不仅是对先人的祭奠,更多的是一种家庭观念的教育,通过亲自上山祭拜,让子孙们体会到血缘宗亲的紧密联系,也能够增加家族的凝聚力。”张大伯说。

“70后”的王先生表示:“清明节上山祭祖一直是家里的传统,也会一直传承下去。”清明节祭祀对于王先生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学习,他告诉笔者,“我小时候就跟着父母清明节上山祭祖,崎岖的山路让我学会了坚持。而现在,我也会带着我的女儿清明节上山祭祖,继续走走那些崎岖的山路,也想让女儿学会坚持,学着克服困难。”

在古时,放风筝是清明节期间的一种祭祀活动。“80后”的李女士告诉笔者:“在老家(云南),很多人都会在清明节那天放风筝,自己制作纸糊的风筝,然后把一些灾病写在风筝面上,等风筝飞高了,就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走,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留下平安幸福。”

如今,文明祭祀已逐渐为大家所接受,文明祭祀主张运用互联网的方式,记载先人的生命历程与精神信息,祭祀方式也体现了与时俱进,其中的诚意不仅毋庸置疑,而且更能体现出祭祀的本质——追思先人、教育后人。

“90后”的大二学生小何告诉笔者:“通过网上祭拜的方式挺好的,方便、低碳、环保,为我们这种不能回家祭拜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寄托的平台,不用在学校和家来回奔波,又能祭奠先人,‘文明祭祀\’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00后”的小学生梁梓芯说:“现在的社交工具那么发达,可以通过很多方式祭奠祖先,可以申请一个QQ号,只要想祭拜祖先了就去空间里留言,这样也可以表达我对祖先们的尊敬,而且很方便,随时随地,只要有手机就可以。”

新闻推荐

何炅主持《我是歌手4》口误多 网友将其与汪涵做对比

何 炅

 

4月8日晚,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四季落下帷幕。总决赛现场直播主持人只有何炅,但老道的他却...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清明祭祀不同年龄段的观点碰撞 □实习生 姚艳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