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文物局和江西省政府联合举办“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发布会”,隆重公布南昌海昏侯墓发掘成果及墓主身份之谜。与此同时,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策划出版的国内首部关于海昏侯刘贺的历史纪实文学作品——《千古悲催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首发式也在首都博物馆举行。海昏侯墓考古发现震撼了大多数人的心灵,仅做了27天皇帝的刘贺无疑已成为当下最红历史人物。在众多国宝级文物与世人见面的同时,解密海昏侯悲催一生的新书出版,已是当前最引人注目的图书。该书特邀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保护研究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朱虹担任总策划,多次深入发掘现场考察、熟稔汉代历史的新锐作家黎隆武执笔创作。
还原千年墓主的神秘传奇
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以令人信服的论证,结合大墓发掘的大量文物,从扑朔迷离的正史中,条分缕析,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对刘贺曲折离奇的帝王侯之路,特别是史书上少有着墨的刘贺的青少年时代以及其迁至江西之后发生的事情,以独到的观点和广阔的视野通过诸多生动有趣、扣人心弦的故事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想象,对很多未解之谜也给予了全新的解读,全面展现了海昏侯刘贺谜一样的传奇人生。本书还以第一手可信资料,披露了西汉海昏侯墓被发现、发掘的真实过程。
海昏侯墓主刘贺,这位王室后裔身份复杂,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先后经历了王、帝、侯三种身份,一生跌宕起伏,悲怆早逝,在中国历史上唯此一人。其为人以及其废立原因等等,史学界多有争议,民间更是传说纷纭。总之,在这位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墓葬主人的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和传奇的色彩。这本书虽说是文学作品,却文史兼具,材料充实,读来收获良多。
荒唐淫乱的刘贺为何能登基?
史书对刘贺的记载不多,但对这个人物基本有定性:荒唐淫乱,不尊礼法。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个坏蛋。这么坏,权臣霍光怎么会让他来做皇帝呢?
该书作者表示,“从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来看,有孔子像,有记载《论语》等经典儒家著作的竹简,有计时用的滴漏,有大量精美的文物,品位不凡。这些与历史记载的那个刘贺我觉得不太相称。我就是从这些疑问入手,开始对刘贺的人物设计和刻画,谋篇布局也是由设谜与解谜构建。我想努力塑造一个比较符合刘贺的成长、人生经历、以及历史身份的人物形象。”
有专家指出,本书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惧,重要史实来自《汉书》、《资治通鉴》,还有一些野史和《容斋笔记》,作者深刻挖掘史实又了解了海昏候的相关故事,把“史”结合好。
“土豪金”冥币也用金属制
作者试图将历史故事与当今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联系起来。比如大墓中出土了十几吨重没有年号的五铢钱。
作者一开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查阅汉代随葬品资料时,看到了汉墓有随葬陶制冥币的有关介绍,冥币的形状类似于五铢钱,只不过是陶制的。联想到汉代的南昌,青铜冶炼技术已经比较发达,有没有可能是刘贺在就任海昏侯后,利用当时当地的便利条件,为自己铸造了一批铜质五铢钱。“这些五铢钱竟极有可能是‘冥币\’,不差钱的刘贺给自己预先准备了金属制的冥币,真是个‘土豪金\’,怪不得出土有这么多。作者将这一分析发现告诉编辑团队后,大家均觉得有理。因此,又在书中增加了一些相关内容描写,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
用出土文物破解历史真相
谈及大量珍贵文物对历史真相还原的关系时,作者说,在创作中,极尽可能地把出土文物与史实故事联系起来。比如海昏侯墓出土了一盏雁鱼灯,以大雁叼着一条鱼为造型,燃烧的烟能够通过鱼腹和烟道进入大雁的肚子里,经过肚子里面水的净化,达到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的目的。于是设想这种雁鱼灯的设计是刘贺在海昏侯任上看见大雁捕鱼触发了创作灵感;还有出土的孔子像屏风,屏风背面衬有厚铜板,正面有孔子像,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孔子像。根据这些墓葬品,作者设想刘贺应该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出土的东周时青铜缶酒器,是用失蜡法制成的,它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这件东周时的青铜酒器,应该是刘贺的收藏品。
(据广州日报)
青铜提梁卣
海昏侯墓
大量的五铢钱
海昏侯墓内出土的编钟
雁鱼灯
新闻推荐
近日,京港澳高速湖南潭耒段曝出“天价救援费”,在处置相关责任人后,湖南高速管理部门表示将进一步规范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行为,并完善车辆救援定期电话回访制度,单次服务收费5000元以上的,做到100%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