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林黛玉和陶渊明

来源:定西日报 2016-05-16 00:10   https://www.yybnet.net/

□潘硕珍

1644年农历五月,顺治帝迁都北京,满洲贵族入主中原,许多汉族文人士大夫过上了隐士生活,或滋生了隐逸思想。曹雪芹隐居在悼红轩里,要么与二三知己喝茶饮酒,要么写字画画,要么写作《石头记》,和热衷跑官的人形成鲜明对比。他笔下的甄士隐就是大隐隐于市的真隐士。在书中其他主人公身上,同样寄托了曹雪芹的隐逸思想,如贾宝玉讨厌仕途经济,不愿与贾雨村这样的禄蠹来往。李纨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她的住处被宝玉命名为浣葛山庄,后被元妃改为稻香村,遂自称稻香老农,不大作诗,把功名利禄寄托在儿子贾兰身上。史湘云以吃鹿肉喝酒助兴作诗,大声叫嚷:“是真名士自风流。”

在古代中国,文人雅士都有个性化的嗜好: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卢雪坡爱梅,周敦颐爱莲,林逋爱鹤,郑板桥爱竹……《红楼梦》里,贾宝玉崇尚闲云野鹤的道家生活,在怡红院里养了仙鹤,妙玉在她带发修行的栊翠庵里栽有梅树,林黛玉自然选择竹子:“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

林黛玉不光爱竹子,也酷爱菊花:“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咏菊》)意即菊花自从经过陶渊明的品评后,高尚的品格一直被人称道到今天。大观园初建海棠诗社,即举办了歌咏菊花的诗歌大赛,林黛玉在这次竞赛活动中一举夺魁。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学写诗歌。黛玉向香菱建议以王摩诘、老杜、李青莲的诗歌作底子,再读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诗作,就不愁不是诗翁了!林黛玉有着和菊花一样的性格:“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问菊》)赵姨娘就说她不喜欢林黛玉孤傲的性格。

第十八回里,黛玉奉元妃之名作的应景诗《世外桃源》和代宝玉写作的《杏帘在望》都表达了她对世外桃源亦或田园生活的憧憬之情:“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三)弃官归隐的陶渊明,为了糊口,还得过披星戴月的田园生活。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曹雪芹仰慕陶渊明“戴月荷锄归”的农耕生活,用细腻浪漫的笔触,创作了黛玉葬花的情节,与宝玉访妙玉乞红梅、史湘云醉卧芍药茵一样富有诗意和高雅情趣。“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葬花吟》)“黛玉葬花”见于第二十三回:“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批书人评道:“真是韵人韵事!”林黛玉是贵族小姐,弱不禁风,她肩扛花锄,当然不是去锄庄稼地里的杂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鲁迅说她淌的一定是贵族小姐的香汗。曹雪芹安排的黛玉葬花情节,符合她的诗人身份。黛玉葬花在埋葬自己如花似眷的青春,也是哀悼孤苦伶仃的命运,“独把花锄暗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曹雪芹描写黛玉葬花,其灵感由祖父曹寅诗句“百年孤冢葬桃花”而来。

新闻推荐

学要学到位做要具体化——三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林黛玉和陶渊明)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