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硬道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项目。项目建设不仅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至关重要,而且对加快转型升级具有深远意义。
近年来,安定区紧紧围绕“致力脱贫攻坚、加快转型升级、建成小康安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实施“3341”项目工程为载体,以开展“千亿元大招商”活动为抓手,持续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和建设力度,全区项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二五”期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88亿元,年均增长41.6%,为全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今年以来,全区计划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57个,总投资459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38亿元。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4亿元,同比增长14%,努力实现“十三五”“开门红”。
安定区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区),发展中经济总量小、供给能力弱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短板”制约比较明显。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在推动县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引擎、重要载体、重要支撑作用,坚持以创新的思维、以担当的精神、以务实的举措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面建成小康安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要以创新的思维谋划项目。按照中央关于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各类资本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有利机遇,找准优势资源与产业政策、发展需求与扶持导向的结合点,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地谋划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重点要围绕补齐脱贫攻坚的短板,争取实施一批农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结合马铃薯、草牧、蔬菜等特色优势资源,引进和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物流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城乡发展基础建设需求,引进和建设交通运输、水保生态、农田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夯实发展基础;聚焦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领域抓项目,进一步解决好民生领域的困难和问题;结合便捷畅通的区位优势,引进和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要以担当的精神落地项目。针对项目落地建设中制约因素多、开工难度大等实际问题,要以勇于担责、敢于突破的精神,不断强化协调配合意识,凝聚合力破解难题,切实解决项目服务中“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力促进重点项目加快前期进度、顺利开工建设。要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对前期工作中无论是国土、环保、规划、建设等审批手续,还是水、电、路等“三通一平”的开工条件,都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加强协调配合,提高服务水平,让更多的好项目、大项目落地生根。
要以务实的措施推进项目。突出实干精神,对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认真推进落实,现场督导办公,协调解决实际困难问题。突出务实作风,不玩虚招、不摆花架,一心一意抓项目,扎扎实实推进度,把项目的建成见效作为衡量检验工作的标准。突出责任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层层负责、分层落实、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以责任落实促项目落实,以项目落实看发展实效。
新闻推荐
□魏泽光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蔚然成风,为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凝聚了无穷的智慧和动力。然而,有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面对当前改革征途中的疑点难点和错综复杂、诉求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