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中考也逼近了。此时,考生如何调整心态,也许已比复习功课更加重要。
于是有学生放气球减压,有人上网拜起了“考神”,更有家长跑到国子监、孔庙祈祷……甭管哪种方式,考生与家长,都希冀有一个宣泄内心压力的好办法,一条能抛却焦虑的捷径。
专家观点
首要原则:充分接纳焦虑,而不是拒绝焦虑
“现在大家跟着我的话,闭上眼睛,放松心情。”5月29日晚上8时,“见合心理考前心态调整微课”的数个直播群中,听众已经超过2000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蒋莉带着听众做起了互动游戏,“我只有一个要求,脑子里不要出现白色的大象……”
“这个小游戏的目的是告诉大家,你越想去抵抗什么想法的出现,它就偏偏会出现在你的脑海中。”蒋莉将一张图片发到微信群里,上面写着六个字“越抵抗、越加强”。
常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蒋莉发现,心态对于孩子的考试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面对重大考试,80%的学生都会丢掉10分以上的“失误分”:“在几分就能定乾坤的中高考中,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比重。”
蒋莉坦言,降低考前焦虑的首要原则,是要去充分地接纳焦虑,而不是“拒绝焦虑”。实际上,考前焦虑水平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一般呈现为“倒U形”,也就是说,适当的焦虑和压力,反而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正因为有一定的压力,孩子才能有动力去学习,提高其成绩,如果这么去理解,就能接纳自己有焦虑的心态。中高考也是孩子在现阶段面临的最大任务,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也是锻炼孩子的机会。”
蒋莉表示,有的孩子越快到考试,反而越沉迷于手机游戏中:“其实这就是孩子希望降低焦虑的一种行为表现。”
蒋莉建议,降低考试前焦虑的方法很多,如慢跑、静坐等,考生还可以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与此同时,家长的焦虑情绪,一样会影响到孩子,同样需要去干预:“家长之中,妈妈往往是焦虑的一方。到这个时候,要考虑妈妈离孩子‘远\’一点,不要把焦虑的情绪传导给孩子,一些事情可以交给爸爸来处理。”
(据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推杆”现场开栏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明的活化石,凝结着民族精神与情感。今日起,本报将推出“保护非遗文化·重拾民族记忆”专栏,讲述我们的非遗故事,传承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