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网红检察官葛鹏起的转身 他开公众号,被称“知心哥哥”;他说改行做律师是出于“该做”,而非“想做”

来源:百色早报 2016-08-08 01:26   https://www.yybnet.net/

葛鹏起  

8年时间,葛鹏起在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人民检察院从公诉人做起,到反贪局副局长,再到2015年4月就任反渎局局长,成为当时昆明最年轻的正科级反渎局局长。今年3月,他的新书《检察官的7项核心技能》出版,成为多地“检察院新招录人员岗前培训指定教材”及“检察长荐书”。

不过,更多人认识葛鹏起则是通过其自媒体平台。在平台上,因频频与法律同行交流业务,和粉丝彻聊心事,他被称为检察界的“知心哥哥”。

但在7月27日晚,葛鹏起发文称,检察界的“知心哥哥”要离开检察界了。

我已在检察系统工作8年,经历了从懵懂到成熟老练的各个时期,再做下去只会重复,换个领域“新生”,体验不同的风景,就算失败了也是英雄,我认为这样的人生很彪悍。——— 葛鹏起

八年之痒

“新鲜劲儿一过,办理业务到了像是一双机械手的地步,未来也完全可以预期,这太可怕了。”

“同一岗位做久了,工作就成了纯粹的体力劳动。”葛鹏起说,他本能地拒绝这种重复。

葛鹏起,人称“葛帅”,辞职前是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反渎局局长。和公众印象中的官员不同,他用自己姓名开通公众号发表文章,议论热点的同时交流检察业务、技能,频出“干货”。在后台与读者互动时一言一句殷切来往,久而久之,成为检察界新人的业务和职场导师,甚至“情感导师”,被冠以“知心哥哥”称号。

不过,毫无征兆地,在7月27日,葛鹏起发表了《再见,检察院,辞职应该是一场欢乐的告别》一文,公开辞职决定,令不少法律界人士和“老粉”错愕不已,文章阅读量很快超过10万“受到葛帅鼓励,终于下决心到检察院工作,没想到你却走了”“连葛帅都要撤了?太突然”,读者留言道。

“其实,念头是在今年春节时产生的,年后不久就向领导提出了辞职。”葛鹏起笑道,反贪反渎工作做了近5年,工作内容的重复让他决定离开。他表示,出于找不到新的“增长点”而离职,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新鲜劲儿一过,办理业务到了像是一双机械手的地步,未来也完全可以预期,这太可怕了。”葛鹏起对自己第一次申请转岗时的情形记忆犹新。那是2010年,做了3年公诉人的葛鹏起第一次体会到“重复感”。他介绍,在一个小县城的基层检察院,承办案件的范围也就是“两抢一盗(抢劫、抢夺、盗窃)”等十来个罪名。到了第三年,葛鹏起甚至能预估到不同法官在判决年限上的区别,于是他申请了转岗。此后5年间,葛多次转岗,都是一样的心思。

不过区别在于,这一次,他决定离开检察系统———“未来,我会从事律师职业。”葛鹏起在文章中透露。

“因为我还想过下一辈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葛鹏起解释,这个观点是从书中看来的:人生分为雇员、自由职业者、企业家和投资者四种模式。对他而言,8年的检察系统生涯是一个“雇员的人生”,而律师职业是“新的、自由职业者的人生”。

“知心哥哥”的炼成

葛鹏起的订阅用户以在读或刚毕业的法学生,还有法检新人为主,他们也最为活跃,时常会在后台向他“求助”。

公职人员开通自媒体不足为奇,但葛鹏起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用真实姓名“混迹”网络。在对法治热点事件发声时,或与陌生同行交流中,他总是“明人明言”。

“公众号只是另一种联系方式,和微信聊天并没有什么区别。”葛鹏起介绍,他的订阅用户以在读或刚毕业的法学生,还有法检新人为主,他们也最为活跃,时常会在后台向他“求助”:学习法律的困惑、就业的选择、如何处理职场关系等典型的社会新人难题;也有同行来吐槽上司,甚至会咨询情感问题。葛鹏起在后台一一回复留言,“有聊得来的就加好友,都很随意的。”葛鹏起道。

随着订阅用户增多,同事开始打趣,称他为“网红”。葛鹏起也不以为意,之后用户数量不断上涨,“知心哥哥”也从网上叫到了现实生活中。同时,粉丝将他和另两名知名检察官“小丸子”和赵鹏并提,戏称为检察界的“颜值担当”。直到后来有杂志也称其为“网红”,葛鹏起才意识到自己真的红了。

对于“走红”,葛鹏起笑称只是平常心处之,“当然会开心,但走红还是谈不上的。”言语间难掩笑意,又说:“其实在高中就很受关注,所以也习惯啦。”

葛鹏起笑称,上高中时,他曾任校报副主编、校广播台台长,又因为“形象较好”,出面组织过许多活动,受到了很多关注。不过,他高中时最初的梦想是做一名“行使正义”的警察,后来被“同样行使正义,又谈笑儒雅”的律师职业触动,填报了法学行业。

2005年法学毕业后,葛鹏起却陷入了迷茫。他回忆,那时自己想做律师,又畏惧艰难而逃避司考,一拖就是两年。而复习期间,眼见身边同学开始挣钱养家,心中更加焦灼,家人的期待也变成了他的压力。后来在2007年赶上检察院招考,他在父亲劝导下报考,之后便做起了公诉人。

“那时候是人家挑我,有机会就要去抓住,个人选择是很少的。”说到这里,葛鹏起语调变得低缓。他介绍,在读大学时曾有位好友,在一开始便立志要做检察官,但毕业后却做了法官,“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人生无常。”

“为什么我能做‘知心哥哥\’?因为这些年轻人遇到的困难,我也都是经历过的啊。”葛鹏起笑道。

此次辞职转行律师,是为实现年少梦想?葛鹏起告诉笔者:并非如此,“经过再三评估,律师是最适合现在的我的职业,没有刻意去弥补过去的遗憾。”简言之,改行是出于“该做”,而非“想做”。

对话

换个领域“新生”  这样的人生很彪悍

媒体:辞职文章发表两天后,你又发表一篇回应质疑的文章,但内容仅有“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一句?

葛鹏起:是的。我离职主要是想要换一种生活方式,尝试新的突破,和检察院体制、司法改革等都没有关系。但文章发表后,不少人通过留言、评论,或发表文章来分析我辞职的原因,“替我”分析和以上因素有关。这些文章虽然不值得回应,但我也不能由着他们这样分析,来成全他们的“趋利避害说”,所以用了这种调皮的回应方式。

媒体:你觉得你的决定是选择了“彪悍的人生”吗?

葛鹏起:当然了。我景仰的投资人李笑来在一本书里提到,7年就是一辈子。这样算来,人的一生可以有好几辈子,可如果停留在同一个领域,那么几辈子都一样。

我已在检察系统工作8年,经历了从懵懂到成熟老练的各个时期,再做下去只会重复,换个领域“新生”,体验不同的风景,就算失败了也是英雄,我认为这样的人生很彪悍。

媒体:你提到,相对于律师行业,检察院工作工资少、案件量大、个人发展受限,你辞职是否与这些因素有关?

葛鹏起:确实是和个人自主性受限这一点有关。我辞职是为了去追求个人职业发展,但这与体制内以组织为重的思维相悖;案件数量方面,我还是能应付过来的;至于工资,我其实也不是很在意挣钱多少,当然能多挣点钱我也不会反对(笑)。

媒体:你鼓励检察系统中的新人业务上要多进益,对法治环境有作为。而你却先离开了?

葛鹏起:不矛盾,做律师也可以在法治建设上努力和付出,不意味着放弃。在刑事案件中,律师去帮助、维护被告人,也是对公权力的一种监督和制约。从这个角度上说,律师也能维护法律。□南 都

新闻推荐

《更好的人生》作者:安娜·戈华达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内容推荐:在《更好的人生》这本小说中,安娜以新颖独...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网红检察官葛鹏起的转身 他开公众号,被称“知心哥哥”;他说改行做律师是出于“该做”,而非“想做”)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