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83名考生成绩被篡改“黑客式舞弊”为何猖獗?

来源:牡丹晚报 2016-08-2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中介收钱联系黑客、高校学生编程轻易入侵十几所学校、83名考生成绩“被”合格……近段时间,一种更直接、更迅速也更隐蔽的舞弊形式正在蔓延,并日渐猖獗。

记者调查发现,少数犯罪分子把“黑客”包装成高科技作弊神器,通过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神不知鬼不觉”篡改信息牟利。

入侵网站改成绩,9名被告人获刑

专门寻找未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生,承诺付款即可修改成绩,收款后联系黑客,入侵网站改成绩……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首例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在赛罕区人民法院宣判,9名被告人被分别判处五年至一年零三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2015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工作人员发现,该厅网站计算机系统被人恶意攻击,83名参加当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生成绩从“不合格”被篡改为“合格”。

法院审理查明,周某军、海某华、王某宇等9名被告人从多家医院的财务工作者和考试培训机构的学生中,专门寻找未通过当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生,并承诺考生支付一定费用后,为其修改成绩,收费标准为每人3000元至11000元不等。

成本低、漏洞多、隐蔽性高,亟须防控新型犯罪

近两年,通过入侵各类系统、篡改信息,从而非法牟利的案件层出不穷,在新疆、广东、山东等地,也先后曝出篡改考生成绩、志愿的“黑客式舞弊”案件。“黑”进网络系统修改数据的犯罪缘何越来越猖獗?

——犯罪成本低。湖南警察学院信息技术(网监)系主任刘绪崇告诉记者,这首先是因为犯罪成本很低,可谓“一本万利”。记者在一些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一些代写程序、软件定制、程序代码开发的“虚拟商品”,只需20元即可购买。

——犯罪分子误以为“隐蔽性高”。不少犯罪分子认为,这类“黑客式舞弊”不需要线下交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即可远程完成,事后工具账号可销毁弃用,故而不会留下痕迹,相当于穿上了网络“隐形衣”。

——安全漏洞多。在办案中,公安部门发现,目前不少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多是“建完就上”,忽略了上线前的测试环节,而且在安全风险规避上往往更注重硬件,比如架设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但对软件的开发和检测不太注重,留下不少安全漏洞,亟待引起重视。

全国十佳律师秦希燕介绍,根据刑法,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黑\’进网络系统修改数据,最关键是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轻则造成用户信息丢失、个人隐私泄露,重则威胁国家安全,造成单位巨额资金、重要信息遗失,这种危害是不可逆的。”秦希燕说。 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83名考生成绩被篡改“黑客式舞弊”为何猖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