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憩娱乐的幸福广场
○村民在游园里留影
○村民在文化广场看戏
○杨王游园吸引人
○一事一议太阳能路灯
○世外桃源的杨王社区
○村村通水泥路近年来,店埠镇杨王社区始终高度重视民生工作,用鲜明的“民生态度”,坚持抓好民生工程,把群众怨气作为工作差距,把群众期盼作为努力方向,把群众意见作为整改重点,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了从“民声”出发,到“民生”落脚。
密织民生网
“新农合给我报销了30%多,大病医疗保险又给我报销了一部分,不然我都不知道我现在还能不能活在这世上。”家住杨王社区湾余村民组患有脑癌病症的低保户杨金枝,总是走哪都说党的民生政策好,逢人就夸政府的民生工程救了她,救了她全家。
自2014年被查出患重病以来,杨金枝先后在合肥省立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做了3次手术,共花费30余万元,不仅花去家里所有积蓄,还借了很多外债。杨大姐说,我这个病是个无底洞,如果没有大病医保和新农合这些民生好政策,她可能就不会再继续治疗下去了,就不能陪家人走更远的路。这大病救助就是雪中送炭啊,暖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呐!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农村新农合大病保险人均筹资标准与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开始统一了,均是30块钱。77岁老人王明林看到民生工程宣传页,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地说:“这样一来,我们农村人和城里人的报销待遇都一样了啊,真是方便又实惠啊!”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工程越来越多,村民群众多样化的民生需求也越来越多得到满足,民生保障网织得更牢了,群众的笑脸也更多了!
给群众获得感
近两年来,杨王社区变化最大的就是她的村容村貌,用社区老村民组长吕荣芳的话来说,就是“美化亮化进了农村,村容村貌新了又新”。
自确定为2015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以来,杨王社区广大干群同心同力,以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积极主动作为,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崭新的水泥路面,破烂不堪的灌溉渠已变成了水泥砖砌的新灌渠,长达7000多米的水泥路通往了各家各户,整齐的165盏太阳能路灯穿梭在社区每个角落,投资100多万的杨王幸福院面积大、绿化好、设施全、人气旺,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广场、儿童乐园、大舞台等民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一家家精致漂亮的二层小洋房更是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
钱奶奶感慨万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好工程,给了我们这么大的变化啊!在自家门口,我们就可以跟城里人一样,跳着广场舞,用着健身器材了。”
的确,走进今天的杨王社区,人在村中,村在景中,景在画中,浑然天成,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越来越美的杨王也让一些城里人都开始羡慕起来。正是美丽乡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改造、“一事一议”等30多项民生工程的实施,告别了“脏、乱、差”,迎来了“洁、齐、美”,让今天的杨王社区比城市更美好,让杨王社区村民的获得感更多。
每天都是新起点
心系百姓冷暖、知民意为民生。面对村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杨王社区广大党员干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不自满、不懈怠,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杨王的村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面对一个个民生难题,杨王社区在各级党委政府指导帮助下,用一件件民生“小事”、一项项民生举措,实实在在地回应着广大村民群众的殷切期待。五保户杨道清家房屋年久失修,大部分墙体都已经开裂,屋料也十分陈旧,社区干部按照程序帮助他积极申请危房改造,让他也住上了安全牢固的砖瓦房。如今的杨道清大爷在宽敞亮堂干净整洁的新家里生活,再也不用为房子担惊受怕了,他高兴得合不拢嘴,“还是共产党好,真心实意为我们普通老百姓做好事呢;还是国家政策好,危房改造这个民生工程真正圆了我这老头子的新房梦。”
村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始终是杨王社区工作努力的方向和重要着力点,更是杨王社区做好民生工程的动力和基本立足点。杨王社区着重把民生政策宣传好,把民生难题解决好,把民生工程落实好,让杨王社区的村民幸福指数得以提升,让幸福得以绽放在他们的脸庞上。
民生办 程鑫 本刊记者 王凤莲 文/图
新闻推荐
在誓节镇杨柯村有这样一户农家,一家四口三人患有疾病,父亲彭孝国不得不在家照顾妻子与孩子,其家为治病已一贫如洗。几日前,彭孝国的妻子因病情恶化撒手人寰,看着妻子离去,彭孝国和两个孩子都痛苦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