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短短8年时间,北至“白山黑水”,南至“热带雨林”,东临大海,西入戈壁,处处都有“子弹头”的身影。
“公交密度”
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高铁让不少人享受到“公交化”、“通勤化”出行的便捷,“打高铁”上班成为新时尚。
“速度颜值”
今年7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辆中国标准动车组就在郑徐高铁上以超过420公里的时速交会,交会全程不到两秒,相当于乘客一秒“飞”了117米。
“安全气质”
首次在时速350公里高铁中使用CRTSⅢ新型轨道板,该型轨道具有更耐久、更稳定、更安全等优点,意味着郑徐高铁在舒适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全面升级。
9月10日,郑(州)徐(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郑徐高铁与已运营的郑西、西宝、兰新高铁和在建的宝兰高铁,构成了新的高标准、大能力欧亚大陆桥运输通道,并连通已运营的京沪、京广等高铁,使中国高速铁路网进一步完善,大大缩短西部与中东部地区的时空距离,“四纵四横”的高铁网基本已成形。
西安至上海6小时
郑徐高铁自河南省郑州市起,经开封、商丘,安徽省砀山、萧县,至江苏省徐州市,全长360公里,设9个车站,其中,郑州东站和徐州东站分别连接京广和京沪高铁,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西安至上海最快列车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10小时47分缩短至约6小时。自此,长三角地区告别往西北方向不通高铁的历史。
中国铁建四院郑徐高铁指挥长陈长飞表示,通过郑徐高铁这一连接京沪、京广高铁的“纽带”,由郑州出发,前往上海、杭州、青岛、合肥、南京、无锡等多个城市都将有高铁直达。同时,郑徐高铁开通有助于中西部与华东地区互联互通,对促进区域旅游升温、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郑徐高铁开通后,广州南至徐州东站也开通了两趟高铁,其中G280经徐州东至济南西站,G276经徐州东站至青岛站,广州至徐州的高铁行驶时间最短为8小时,二等座票价为769.5元。
“四纵四横”基本形成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速铁路建设,从2002年底秦皇岛至沈阳高铁通车,到2013年天津至秦皇岛高铁投入运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历时11年;仅3年后便突破2万公里。随着京沪、京广、哈大、兰新等一批高铁重点项目建成通车,我国高速铁路“四纵四横”主骨架已基本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高铁已连片成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实现高铁互联互通,现代化高铁路网初具规模,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向周边区域5小时的旅行圈已经形成。
今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新调整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一步描绘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美好蓝图,到2025年,高铁路网规模将达到3.8万公里左右,比2015年底翻一番。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远期将达到4.5万公里左右,将建成以 “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现代高速铁路网。届时,全国铁路网将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至4小时交通圈。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