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胜
据《北京晨报》报道,为保障学生饮食安全,进一步推动学校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北京首次设立校内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这意味着北京学校的校长,除了要抓行政和教育外,还要对校内包括食堂在内的食品安全负责。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许多学校都会挂这样的标语,这里的“一切”自然要包括校园里的食品安全。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首设校内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并不是为校园负责人增添新的要求,而是对其固有职责的明确与强化。深层寓意就是将食品安全提升至与行政、教育相提并论的重要位置,明确校长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意在向社会传递出保障学生在学校健康至上、安全第一的重要信号。曾几何时,学生餐饮被视作教学一线服务的辅助性工作,属于后勤保障的范畴,从职责分工的角度,顶多也就是由一位副校长分管负责。如今直接由校长负责,实际上也是把学生餐饮从“后勤”升格为“前台”,成为学校管理“主业”的一部分,势必倒逼学校将食品安全纳入议事日程和管理常态。
保障校园食品安全,要举全校之力,形成全天候监管的食品安全氛围与管理机制。鉴于食品安全涉及生产、储运、销售和加工等诸多环节,至少要保障食品流入校园前后阶段的质量安全。这就需要明确和细化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链条和每个操作岗位的安全职责,严格管控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和用水卫生等环节,并实施食品安全的制度化自查。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明刘书伟)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的临近,为防止“四风”反弹,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党委通过明职责、抓教育、严纪律的方式,提早打好“预防针”,念紧局机关各部门、所属建筑企业和机关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