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文学家洪迈10岁的时候,路过衢州(今浙江衢县)白渡,在岸上酒店破墙上看到一首《油污衣》诗,诗云:“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使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洪迈当时深有感触,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遂将此诗收入他的笔记《容斋随笔》。
到了明代,一个“白袍点墨”的故事又为《油污衣》诗作了生动的诠释。《明史》记载,宣德三年(1428)正月,朝廷命山云前往广西征蛮。当地有一个惯例,镇守将领初到,土官都要来进贡财物。倘若将领收下了,日后就会被他们挟持。山云初到时,听说府吏郑牢性情刚直,便问他:“他们的馈赠,我可以接受吗?”郑牢说:“将军刚到此地,就像一件洁白的新袍子,白袍染上了一点墨,总是洗不掉的。”山云说:“如果不收下,他们会生疑,怎么办?”郑牢说:“贪污纳贿依法当死,将军不害怕天子的法令,还害怕当地的土官吗?”山云听罢,将所有馈赠辞掉,并对土官严加管理。山云所到之处,安抚良民,察明冤情,当地百姓都很拥戴他。
中华文化提倡,做人惟有慎始,方能善终。古语云:“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开始。世事如棋,人生也如棋,有些行为,开始时看似无关紧要,收尾时才发现生死攸关。古代先贤把慎独、慎始、慎微,看作是守廉洁、养正气的关键,常慎,才可立身、立功、立言、立德;不慎,必挫、必输、必败、必毁。因此,“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和“不慎而始,而祸其终”的古训,我们还是应牢牢记住并时时践行的。
(史世海)
新闻推荐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办事情正确与否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办事情正确与否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图为1992年1月,途经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