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9月13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强调依法快速审理简单案件,严格规范审理复杂案件,同时提出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21条具体举措。
据最高法司改办主任胡仕浩介绍,近年来,全国法院案件数量持续大幅增长,始终保持高位运行。“案多人少”矛盾愈发凸显。截至9月12日上午9时,全国法院受理案件1431.33万件。其中,全国法院受理案件的80%以上在基层法院。《意见》的出台旨在破解各级法院在执法办案中面临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破解“案多人少”顽疾。
《意见》提出,法院应根据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社会影响等因素,选择适用适当的审理程序,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
合理选择审判程序
《意见》提出,各级法院要根据案件特点、诉讼标的大小等因素,合理选择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等民事审判程序,最大程度解决民事领域“案多人少”矛盾;根据案件难易、刑罚轻重等情况,推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等刑事审判程序的完善,确保简单刑事案件快审,疑难复杂刑事案件精审;根据争议大小等因素,探索建立行政速裁工作机制,促进行政简易程序的完善。《意见》强调,繁简分流后,要确定审理类型化案件的专业审判组织及专门审理简单案件与复杂案件的审判人员,推广专业化审判。
四举措提升审判效率
在解决制约审判效率的主要问题方面,《意见》提出四方面举措。
完善送达程序。推行诉前地址确认制度、强调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推广电子送达、完善邮寄送达,解决制约审判效率提高的“送达难”问题。
发挥庭前会议功能。通过庭前会议解决程序性事项、促成当事人和解或者达成调解协议、确认无争议事实和证据、归纳争议焦点,提升庭审实质化水平。
改革庭审方式。推进民事庭审方式改革,对简单民事案件采取要素式庭审等新的庭审方式;探索刑事庭审方式改革,简化被告人认罪认罚案件的庭审。
推行裁判文书繁简分流。复杂案件的裁判文书应当围绕争议焦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说理、简单案件可以使用简式裁判文书、当庭宣判案件可以简化裁判文书、当庭即时履行的民事案件可以不再出具裁判文书。
创新审判工作机制
《意见》还提出进一步创新审判工作机制,采取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机制,探索实行示范诉讼方式,推行集中时间审理案件,完善二审案件衔接机制。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升人案配比科学性,推广专业化审判,推进审判辅助事务集中管理,发挥律师参与调解、促进案件公正高效解决等作用,引导当事人诚信理性诉讼。
此外,《意见》提出要实现智能化办案,创新开庭方式,采用远程视频方式开庭快速审理简单案件,使用视听传输技术或者同步视频作证室等落实证人出庭作证。推行庭审记录方式改革,推进诉讼档案电子化。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9月19日,人社厅、省社保局相关人士做客四川在线“民生直通车”栏目,就2016年调整四川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时表示,四川省养老金总体水平在全国相对偏低,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全省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