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焦氏后人所藏的焦云龙画像。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焦云龙出生于长山县东南乡丁家庄(今淄博周村区南郊镇清泉村)一个普通农耕家庭。焦云龙的青年时代,饱尝乱世动荡的磨难。他从苦难中走来,立志让百姓安居乐业。
焦云龙做官,每每兴利除弊,为民谋利。待社会回到正轨,自己也就离任他处,从未享受过为官的“佳处”。
焦云龙上任三原时,这里是捻军和回民起义受创最深的地方。千村薜苈,万户萧疏,田园荒芜,村舍为墟,百姓伤亡过半,野狼出没为害。
焦云龙上任伊始,便马不停蹄地入乡访查,挨家挨户探问情况。在《三原述事》中,他语带悲伤地写道:“满目蓬蒿状惨然,堪怜沃壤变荒田。”
三原破败,复兴之任急迫而艰巨。焦云龙思虑再三,拟好了复兴三原的对策。他的策略,便是诗文中最后两句:“招徕开垦捐牛种,坐卜仓箱取万千。”人口锐减、土地荒芜,那就招徕移民,复垦耕耘,萧条的三原定能复原。
焦云龙计议已定,便着手忙碌。他组织打狼队,对侵害百姓和牲畜的狼群集中清除,解决耕种的后顾之忧。他再减免三原县民的田赋、商税和各项杂费,合计万两白银。此措施实行得力,衙门的收入减少大半。衙役们满腹牢骚,连上级也有所不满。长官曾派人专门传话给焦云龙,谓:“腴缺为调剂人才地,如是则变为瘠苦矣。”焦云龙也知此中道理,但见百姓开垦荒地的热情大增,便丝毫不以为意。在任四年,虽清贫苦淡,焦云龙却甘之若饴。
焦云龙将民风谦逊的河南、湖北、山东三省逃荒百姓落户三原,为他们分发谷种和耕牛,并给安家费四十千钱。这些移民本衣食无安,今蒙此大恩,遂竭力开垦荒芜,重造营生。渭北荒田,依次尽辟,万亩荒地,尽成沃壤;被时人誉为“关中旷古之举”。
在三原如此,在他地焦云龙亦是因地制宜,把安民富民当作为政首要之务。在潼关任上,他修废渠,治潼河,开辟城西桑园,发展桑蚕业;在咸宁,号召百姓种桑养蚕,建成城壕桑林和坎桥桑园,传播养蚕技术;在绥德,他筹集资金,把遭受兵燹变为瓦砾废墟的南关变为市肆商业城;在富平,遇雹灾,岁又歉收,焦云龙上折恳请缓征赋税,又捐养廉银筹办赈款,民因而得活;在安康,上任伊始便力排众议,革除旧弊,废除农民交税分厘成钱、合勺成升、多收之银两成为县衙“私润”的旧制,改为一厘一毫严禁多收。此举虽然受到同僚的讥讽,焦云龙却处之泰然,自觉是惠民之举。他在《安康除弊》诗中写道:“二百年来积弊深,安康摄篆发慈心。永宽重赋轻衙蠹,十万山民乐到今。”
历数各地前任,多因搜刮成富贵,百姓却骂之如猪狗。唯焦云龙清风两袖,循声誉满关中,百姓呼为“焦青天”。
□鲍青 胡新广 韩昊洋
新闻推荐
2017—2018年度周村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会议、公务接待定点场所竞争性磋商采购公告
一、采购项目名称:2017~2018年度周村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会议、公务接待定点场所二、采购项目编号:ZBZCJZCS-2016088三、采购项目分包情况:本项目为2017~2018年度周村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会议、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