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安装污水管道李燕刘泽秀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九龙街道办事处高扬创新发展的大旗,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抓手”,全处上下展现生机勃发,活力四射的激扬旋律。196.5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上,84个行政村、6居委会的12万勤劳智慧的父老乡亲安居乐业,共建共享美丽九龙——
项目建设是投资洼地,资本的发酵池,是产业和地区发展的加速器,抓发展必须抓项目。
项目积蓄发展活力
金秋十月,走进位于九龙街道办事处的博尔达轨道客车内装项目现场,车间里吊车来回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械,环形轨道传送带上一个个高铁内装零配件有序产出,整个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年以来,九龙办事处立足国家经济开发区产业布局和“海洋生物、车船配套、精品机械、智能家电”四大项目集群,坚持大项目带动,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创新,以创新改革赢得发展空间,力促传统产业做优做精,新兴产业做高做新,打造富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极。
今天项目上的优势,就是明天发展上的活力。车船配套是九龙街道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博尔达轨道客车内装项目作为青岛市重点项目,主要从事轨道客车座椅、行李架、顶板、清洁、侧墙等内装全系列产品设计和生产。同时通过国际间交流合作,引进德国清洁模块、行李模块等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其中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用水量只有普通座便器十分之一的真空集便系统,满足动车提速需要,抢占了国内相关市场份额的90%,今年前七个月,企业产值达1.6亿元,将在胶州地区形成一个最大的动车组内装模块生产基地。
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九龙办事处积极推行“核心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引导万众创新”的三大“创新战略”,力促产业规模从低端往中高端迈进,以创新驱动激发经济转型发展的新优势。在街道的牵线搭桥中,山东齐星铁塔科技公司与从日本、意大利引进的智能立体车库项目实现对接。通过研发手机云平台,齐星铁塔解决了车主快速找车位的难题,一跃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立体车库生产企业,年产立体车库6万个。山东齐星铁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腾飞向记者介绍说:“通过技术研发产品更加稳定了,存取车速度更加快捷了,使顾客的体验更加方便。下一步我们通过齐星云平台,解决远程管理的问题。”
好项目从何而来?从招商引资中来,从谋划中来,从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用好政策中来。
近年来,九龙街道办事处深入推进“三进三促”活动,完善“线上+线下”企业服务平台,实行专业招商人才聘任制,公开招聘招商顾问,为企业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推动企业产业链向高端挺进、两端延伸。着力建设合作方式多元化、合作对象开放化的招商营商平台,与现有区域机制紧密对接的创业发展、投资兴业产业园,全方位招引绿色、优质、高效企业,营造高精尖产业集聚融合开放发展环境。以此培植丰厚的投资创业沃土,充分发挥企业的磁石效应全方面挖掘经济发展潜力,依靠大项目催生大投入、引领新业态、带动快增长,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两翼齐飞”,全方位打造富有九龙特色的产业体系。
至8月底,九龙街道办事处完成生产总值90亿元,同比增长12.1%,到账外资9500万美元,同比增长18%;实际利用内资31亿元,同比增长16%。在建项目1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开工面积达32万平方米。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九龙街道的决策者深知其中的含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百姓共享发展红利,只有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有效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民生”二字最关情
在衣食住行里添加幸福味道,在文教卫生中普撒温暖阳光,在百姓忧乐间收获民生硕果。细心的九龙人都会发现,他们今年的民生喜事接连不断:
民生工程大手笔。仅建成、在建的民生工程就有五项:全面完成总投资780余万元的28中综合楼建设;投资1000余万元,加快推进4000余平方米的营海小学建设;投资2900余万元的大洛戈庄小学、关王庙小学和海庄小学“三校合一”工程开工建设;投资1700余万元,加快建设3500平方米的青联小学和3000余平方米的营海中心幼儿园。建成启用营海卫生院,投资2700余万元,完善配套建设,设床位100余张,配备CT、化验仪器等医疗设备150余件,建成首个镇级中医特色医院;与深圳尚荣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融资合作,筹建中心敬老院。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工程,让群众生活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改善,赢得百姓广泛点赞。
***暖人心。该街道因村施策制定扶贫发展规划,培育“一村一品”,按照每个蔬菜种植拱棚2000元的标准,建立专项扶持基金,支持村庄发展蔬菜种植。今年以来,累计向31户贫困户发放化肥19吨、电动三轮车10辆、手扶拖拉机2辆,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完成产业扶持项目政府采购工作。对11个经济欠发达村,536户贫困户1087人全面建档立卡。通过聘用保洁员、大病医疗救助、落实低保、五保待遇等实施有效脱贫,同时发挥好敬老院、村级日间照料中心的作用,确保扶贫保底;为16名在校贫困学生,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4.8万元。
文明城镇倡新风。完成了75个村庄17151户的卫生改厕目标;投资270余万元,为明显缺水村建设机井41眼、大口井10眼;依托省级一级文化站的标杆示范作用,重点打造村居文化活动中心示范点6处,农家书屋示范点5处。开展“最美家庭”、“最美村居”、“最美街巷”为主要内容的“三美”争创评选活动,完成630户参选家庭、90个村居、20条街巷的实地复审评分工作,并进行全面表彰。
社会治理稳、细、实。完善投资460万元的“天网工程”,实现科技防控网络与实战指挥体系和巡防机制紧密结合,在全市率先实现公共安全监控全域覆盖,“零发案”村庄占全处村居总数的55%,提升3至4个百分点;深化“N+1+1”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扎实推进“法定途径分类”和“听证办法”处理信访诉求工作,今年以来,先后开展4起信访老案、积案听证会,通过多方协同会诊,引导通过法定途径依法处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发挥社会关怀机制的作用,配合市治安三中队积极参与未成年、青少年案件的陪审;充分吸取各地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教训,继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网格化,今年以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新闻推荐
王朴成秤是测量物体重量的用具,是商品交易中不可缺少的器具,人们家庭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它。木杆秤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大德礼记·五帝德》中有“黄帝所记五量中的权衡”之句。“权”指的是秤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