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华(右)和堤口刘村党支部书记刘新全聊起了自己对未来的打算
记者手记
善良的人总是在做着让人感动的事儿。
陪同一起采访的顾家社区书记及庆村告诉记者:“刘书记除了带动全村致富以外,还个人资助了村里3户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仅如此,他还把他的朋友“拖下水”,也是资助了3户人家,每户每月100元,过年过节不仅会拿着东西走进各户,还会送上500元的慰问金。
在刘新全的带领下,堤口刘村2013年建档立卡的4户贫困户现在已基本脱贫,下一步更多的工作是想方设法去致富。像其他坚持***的人一样,刘新全最大的困难同样来自于资金的短缺以及村民思想的固化。
前期投入的200万已远远不足以支撑目前扩建中的产业项目,刘新全已经把家里大部分的钱投了进来,“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预计投入在800万左右。”正如他所说的,这得做长久打算,毕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刘新全的心里,他期盼的是父老乡亲们的理解与支持。但哪有总是一帆风顺心想事成的事情。由观望到加入,由各顾各家的一亩三分地到最终形成的这一股合力,刘新全说他有一种由衷自豪的成就感。
相信机遇一定不会辜负像刘新全这样的有心人。
□晚报记者 王 娜 郭 笑
通 讯 员 仇 娜 苏淑洁
刘新华终于下定决心要加入到堤口刘特色农业观光产业园中来了。8月初的天气炎热,站在产业园池塘旁的刘新华和堤口刘村党支部书记刘新全聊得热火朝天……
堤口刘村在滨城区滨北街道156个村居中,是一个只有200户人口的小村,全村共400亩土地,按人头分,每人大约1.8亩地。刘新华家在村里属于比较特殊的一户:因常年在工厂打工,身体受到了严重损害;妻子本有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但因手腕受伤只好回家种地;上有老人,下有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妻子的身上,家里的希望全都压在那仅有的几亩土地上。
“自己的地在自己手里,俺心里才觉得踏实。”朴实的刘新华道出了多数农民的心声。
其实,由刘新全带头流转土地230多亩,投资200余万元建成的这个特色农业观光产业园,利用了该村土地比较集中的优势,采取“公司+合作社”的运作模式,流转给合作社的土地,村民每年每亩地会有1000元的流转费。不仅如此,流转给合作社土地的农户成为合作社社员,会被优先安排到合作社当工人,每天能够领到50至70元不等的工钱。一年下来,多收入近万元。
然而,刘新华家的那几亩土地其实并不在产业园范围之内。“用土地置换的方法来帮刘新华家一把!”刘新全帮意已决。“万一合作社赔钱咋办?万一土地再也回不来咋办?”就是这两个“万一”让刘新华顾虑重重。
村班子成员轮番做思想工作,刘新全更是多次登门拜访,渐渐的,正如刘新全所期望的那样,犹豫不决的刘新华发生了转变并看到了希望,“等收完玉米后我就加入进来,有刘书记在,咱怕啥?”刘新华痛快地笑了起来。
堤口刘村的这位刘书记可不简单,放着年收入一二百万的工程不干,从去年开展***工作以来,他便弃商从农后,回到村里发展起了现代农业,带领全村村民走上了一条新型的致富之路。
刘新全告诉记者:“对堤口刘村有一种情结,自己的父兄把心血和精力倾注于此,现在我来‘接棒\’,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带领乡亲们发展经济,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
“村里主要以种小麦、玉米为主,年轻的一般都到外面干劳务,一天挣个百十块,年龄大的、没什么劳动能力的只能在家待着,靠种几亩地增加点收入,村里的老龄化现象特别严重。”刘新全告诉记者,针对村里的状况,他瞅准了村北闲置的湾塘,打算将这块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园,“最开始的想法就是把全体村民致富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走进位于永莘路上的堤口刘特色农业观光产业园,人们不禁会为里面的繁荣景象所吸引:2000只白鹅在水中嬉戏,14个蚂蚱大棚隔着池塘与已采摘完毕的西瓜棚对面而立,占地20亩的葡萄种植大棚也已建成,垂钓中心与农家乐小屋相得益彰……所有这些,承载着人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有好的项目才能带动村民致富,不仅要考虑长远利益还得兼顾眼前利益。”刘新全瞅准了见效快、收益好的蚂蚱养殖产业。他们先后到本地的王少槐村养殖户和青岛、北京、潍坊等地的蝗虫养殖基地参观考察,在发现大棚养蚂蚱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却很高的实际情况后,投资7万余元建起了占地10余亩的14个蚂蚱养殖大棚。“大棚养蚂蚱一年能养5茬,预计14个大棚仅养殖蚂蚱一项年收入20余万元,效益非常可观。”刘新全对这个项目很是满意。
对于产业观光园内的管理,刘新全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目前,公司吸纳村里部分农户入股参与经营,年底会有一定的分红;并有百余劳动力前来打工,工资日结,先保证了村民家庭的正常运转。”刘新全坦言,入股的农户每家出钱在2万元左右,对于好几百万的投入来说真是杯水车薪,“但他们入股后就会把事情当做自己家的事儿来做,积极性带动起来了,大家伙儿干起来才有劲儿!”
对于未来,刘新全早已做好了打算:“今年再建10个葡萄大棚,慢慢地发展成滨州市最大的葡萄园,让人们说起葡萄就能想到这里。”经过前期调研,刘新全从寿光请来专家指导,在9个葡萄大棚里种植了新品种——新疆京玉一号无籽葡萄,“今年种下,明年就能结葡萄。”40度以上高温的大棚里,葡萄幼苗正在茁壮地生长着。
要想发展,路是关键。沿着已经压好石灰等待浇筑的马路走去,你会发现,这里处处都是风景。
新闻推荐
丹青描绘画卷 镜头记录华章 展览28日上午9点整开幕 为期三天 地点设在市工人文化宫
■田宝礼《丝路》■李健生《坐着火车去北京》■李象润《韩愈诗》■刘强《喜庆的日子》■张志斌《素雪凝华》■杨国明《湿地精灵》■赵先闻《和风》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