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潇 广安区记者站 张国盛)“我要常怀感恩之心,奋发图强,好好学习,用优异成绩回报关爱帮助我的好心人。”前不久,考上吉林省白诚师范学院的广安区白市镇福桥村6组寒门学子贺丹丹,怀揣着区总工会、团委及妇联等部门为其捐赠的8000元助学金踏上求学之路时,感慨不已。
近年来,广安区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积极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的关工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该区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三爱教育主题,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法治宣传及实践养成等活动100余场次,直接参与青少年达10万余人次。
积极搭建关爱平台,去年以来,该区共募集关爱基金281.1万元,目前累计使用资金25万元,资助“五失”青少年184人,实施“童伴计划”——留守儿童关爱项目1个,建立留守儿童“想家·爱心小屋”20个,整合社会爱心资金60余万元,资助大学新生30余人,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动员吸纳总规模达6000余人的“五老”志愿者服务队伍,他们退而不休,不计名利,积极参与青少年教育、引导、帮扶等各方面工作,成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力量,并涌现出6名获得省、市表彰的先进典型。全区还建立起基层关工委组织827个,村(社区)、机关、学校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开展“六好”基层组织创建活动,推动基层关工委工作走向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
新闻推荐
□何立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邓小平是著名的体育爱好者。从战争年代起,他就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足球、游泳、桥牌、棋类、登山等体育运动,都是他十分喜爱的项目。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