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杜集乡邱集村的合肥团农聚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在把刚出的大球盖菇进行包装,忙得不亦乐乎。公司负责人柳志高兴地说:“在县人社局的帮助下,公司有了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支持,才顺利渡过难关,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柳志,杜集乡邱集村人。大学毕业后,柳志在浙江省从事服装外贸工作,2012年,他带着打工攒下的积蓄回到家乡开始创业,种植大棚蔬菜。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当地村民焚烧秸秆,让他的蔬菜大棚付之一炬。这一次没有挫败柳志的创业积极性,反而让他萌生了把秸秆利用纳入自己的创业项目中。
说干就干,柳志先是进行了一番考察学习,掌握一定技术后,开始在自家的林地里开始了大球盖菇的试种,从几亩田到十几亩田。2年的试种,让柳志觉得大球盖菇种植大有可为。可是,正当他想再扩大一下规模的时候,资金短缺成了他的“拦路虎"。这时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10万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让他成功购买了设备、菌种。
原来,为进一步支持劳动者创业,落实县“双创"工作扶持政策,县人社局积极协调县域内的中国邮政储蓄、长丰科源村镇2家银行承办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助力就业创业。“当时生产需要投入,很是着急。正是有了这笔资金的扶持,我才把大球盖菇种出了一定规模……"柳志说。
致富不忘乡邻。如今,柳志的大球盖菇种植面积已达到150多亩,使用周边剩余劳动力近20人,其中有贫困户家庭5人。柳志表示,今后在用工过程中将进一步向贫困和困难群众倾斜,帮助他们增收脱贫。
在公司生产基地工作的邱集村小柳村民组村民王士海高兴地说:“农闲时候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现在好了,在基地里干活,一个月也能挣个3000元左右。"
像柳志一样受益于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还有家住在水湖镇的郭同刚,他养殖了几十年的蜜蜂,因为受到资金限制,规模一直有限。去年12月份,他成功申请贷到了10万元的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这对他帮助很大。他说:“我们利用贷款的资金,主要用于扩大规模 ,另外引进一些新的品种,目前我们的蜜蜂是供不应求……"现在,他不仅扩大了自己的养蜂规模,同时还带领了3个新户开始了养蜂事业,目前他的合作社成员已经达到了22户50多人。
据了解,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主要用于创业资金不足、扩大经营规模、流动资金不足的三类贷款申请人。申请人创业范围除了《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为:建筑业、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房屋中介、娱乐业、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经营项目不得办理创业贷款外,对持有《安徽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创业证》的其他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各类创业者均可申请贷款额度最高不超10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的财政贴息创业贷款。同时,在网络平台实名注册、稳定经营且信誉良好的网络创业人员,也可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
县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局已成功为101户创业人员发放了962万元的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为进一步扩大贷款规模,最大限度帮助、扶持更多的人员就业创业,今年全县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预计发放额度近7000万元。
(杨维礼 段全胜)
新闻推荐
4月22日——24日,由吴承恩西游记研究会和西游记网举办、古井贡酒协办、安徽硕然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年《西游记》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三届《西游记论坛》,在庄墓镇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