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我的父亲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从繁华的大都市上海下放到宿州农村,一待五年。45年后,他的儿子从出生、成长、学习、生活的城市来到农村,一待八年。八年很短,弹指一瞬间;八年又很长,这段“心路历程"很不寻常,很有意义。八年的磨练,使我从“初出茅庐"到“脱胎换骨"的蜕变,从“朦朦胧胧"到“思想转型"的质变。八年来,经历很多,实践很多;有苦有乐,有付出有回报;有着思想上的洗礼,环境中的熏陶;有着工作上的如痴如醉,有着生活上的绚丽多彩。
八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是我人生历练的第一笔宝贵财富。从当初的“浮萍草"逐渐的“沉"了下去,工作也逐渐地步入正轨、更加务实求真。八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我思想上愈加成熟,做事处理问题上更加稳重,工作信心更足,信念更坚定。对于农村,我由当初的去农村“逛逛"的思想状态到现在每天不去村里心里都不舒服的转变;对于农业,由当初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到现在每天都要关注关心农村发展动向;对于农民,由当初的“村民和村干部"的关系发展到现在“长辈晚辈的一家人"的状态;八年来,我努力了,我奋斗了,我做了很多自己都想象不到自己能做到得事情;我拼搏了,我付出了,我结识了更多的的亲人们,团结了更多的一起为农村发展默默付出的战友们;我成长了,收获了,收获了更多的历练和信心,收获了群众对我的感情和信任。
选择长丰,我是幸运的。来到基层,我想我会比在日复一日的追逐眼前利益中的很多青年更加真正深刻理解广袤的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到底每天都上演了些什么故事。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学生转而成为一名需要勇挑重担的基层干部,我面临着心灵上的磨砺,也经历着实践中的考验。而这一切却只是垫高起点的基石,让我学会了工作,学会了生活,也学会了谋划未来。
选择长丰,我是快乐的。作为众多农村知识青年中的一员,能够为村民们做实事、办好事,并且能够感受老百姓的快乐,是一件无比欣慰的事情,尤其是看到他们肯定的眼神时,更是如获珍宝般快乐。一场久旱后的放水、一个百转千回的项目、一次温暖人心的慰问,在为民解忧之后的轻松,更是服务百姓之后的快乐。
选择长丰,我是充实而无悔的。群众是善良的,他们眼睛是雪亮的。他们需要的不是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把日子过好是他们最大的理想。八年来,大到修桥、铺路、建广场,小到走街、串巷、去填表,我用自己的青春热情在给岁月答案。我投入了自己的真情,付出了自己的心血,身边的变化让我没了闲暇,我也在繁忙中体会了人生的充实。
人生是一次单程的旅途,且永无返程之票,把握好每一次机会就是最好的珍惜。耳熟能详的《把信送给加西亚》故事中,安德鲁·罗文以宗教般的热情和初恋般的激情去追求目标,把信送给了加西亚。来到长丰,我将忠于自己的选择,像罗文一样把如歌岁月送给长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开始,也没有无法拯救的结束,把信送给加西亚,把无悔青春岁月献给长丰,我时刻准备着。
(左店乡人民政府 徐志炜)
新闻推荐
柳志,杜集乡邱集村人。大学毕业后,柳志在浙江省从事服装外贸工作,2012年,他带着打工攒下的积蓄回到家乡开始创业,种植大棚蔬菜。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当地村民焚烧秸秆,让他的蔬菜大棚付之一炬。这一次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