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令海
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作为新闻记者,活跃在人民群众之中,穿梭于社会万象之间,传播党的声音,反映民生民意,抓到新闻“活鱼”,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载着“旱码头”发展的每一个脚印,书写着周村的光荣与梦想,每一刻都记录在了纸上,刻在了历史的长卷中。
从2015年开始转为记者,我便有了深深的责任感,作为党报记者,首先是及时宣传好党的思想方针和安排部署。近年来,我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省、市领导相继前来视察,区里的重大活动也比较多,时政报道任务十分繁重。有时候为了等待一则领导消息要等到晚上才能发,面对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等问题,我们及时、准确、圆满地完成了报道任务,将党的声音传达到千家万户。
做一名党报记者,不只要报道党的思想路线,更重要的是能把握群众脉搏,捕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生新闻。我们行走在田间地头、穿梭于大街小巷,搜罗民生万象。桥头火广播魏芳业、无私奉献捐献骨髓的程初、自主创业的90后小伙孙振陆续推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在这个节日,蓦然回首,多少风雨,多少汗水,多少困难与危险,都化为点点思绪出现在脑海里。309家具一市场着火,当时仓库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现场已被封锁,消防队员们正在计划如何灭火。为了拍照,我爬到对面楼上从楼道的窗口处照相,浓烟呛的眼睛生疼;去年初雪,我和几个同事拍雪后的周村,我们穿越大半个周村到处选景,田间地头、公园街头,端着相机的手被冻皲裂,身上的雪花都凝结成冰块;今年的夜查,每晚8点到12点,多少次我们小队突击检查企业,被烧烤店老板恶意相骂,遇到偷烧秸秆的我们亲自上去灭火扑救,检查企业遇到不配合,到深夜回家,路上空无一人,回到家看到妻儿早已酣睡,桌上摆着凉透的饭菜,无法陪伴家人的落寞何等凄然。然而付出总有回报,在一次次的采访中我积累人生的财富,看到家乡的小城慢慢变的繁华,慢慢变得宜居,我希望可以继续满怀热忱、用心记录,参与这座城市的改革发展,见证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这一天,我为自己是一名记者感到骄傲和自豪,又为身负的重任而时时自省自警,告诫自己:用真诚记录民生万象,传播时代精神,时刻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新闻推荐
新华社武汉日电第十届中国足协第三次会员大会日在武汉举行。在谈及如何看待足球改革成效时,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表示,国家队成绩并非衡量足球改革发展成果的唯一标准。蔡振华说,年9月份开始的两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