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雪
思念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不留痕迹,却又无处不在。我们很容易被流光抛弃,只剩下思念,而这种日常生活中对友情点点滴滴的思念,才是永恒的美。思念是一道凉了才有味道的佳肴;思念是被辜负了的青春梦想。
每到毕业季,她总会翻出当年的那些照片,感慨万千。有人说,老朋友、老同学像旧鞋子,随意、轻松,自由。在一个个挥手而去的日子里,她常常一个人坐在灯下翻阅一些久远的照片和信件,这样的情怀,有一些惆怅与无奈,更多的是温馨和快意。她最喜欢鲁迅的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非常亲切。想当年,她和他都很喜欢背诵这篇文章,学生时代的他有些顽皮、有些自恋,总以为自己会比她背诵得要快,结果还是她先背了下来,以至于后来他一次次地抱拳:“还是你脑子好使。”弄得她还挺不好意思的。他俩真的很有缘,上学的时候就邻桌,好像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比如摇头晃脑地一块儿唱歌,唱《大约在冬季》、《再回首》、《驿动的心》、《明月千里寄相思》;再比如,有说有笑地讨论问题、畅想未来。他做值日很懒,总是想法逃掉,她在后面气急败坏地喊,越喊越不理······总之,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毕业留言的时候,他在性格一栏里写的是“你最清楚”留言有“忘不了你的天真活泼”等等,她纠缠着这几句普通的话,心就动了,或许友情就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被时间打败的妖孽吧。
工作两年之后,他给她来过一封信,恭喜她的一篇文章在全国获了个奖。那封信写得纯朴而真挚,表达了一个22岁的年轻人渴望成功,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样也给予了她很多美好的祝福。“老同学,你好,自从学校一别已经两载,不知怎的,真的很想见你······”在那封信里,他表达了自己的愿望,非常渴望见到她。之后,她也试着去找过他一次,可因为那是一个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她并没有能够找到他。就这样,25年过去了,他俩始终没有见过面。
日子波澜不惊地过着,她上班、下班、接送孩子,忙忙碌碌的。直到后来他俩通过微信联系上。她在他心里反复地刷存在感,他也不厌其烦地配合。他是那种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男子,是成功的事业型男人,总是频繁出差,昼夜颠倒。连最喜爱的乒乓球都没时间打了;还忙着考注册会计师,学英语。时光的历练使他从青葱校园里那个潇洒的白衣少年变成了一个儒雅成熟的男子。早已淡出了青春的往事,视野越来越开阔,眼界越来越宽广。他总说她身上有林徽因的影子,她说她才不做林徽因呢,才活了51岁。那你就长命百岁,多写文章,就像杨绛。他风趣、幽默,说话总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两个人真的很情投意合,彼此间都有一种深深的吸引。她告诉了他自己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他很难过,感慨缘分的阴差阳错。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一个陌生人加了她的微信,说是他,跟她聊了好几天,约她在一个地方见面,她下夜班饭都没吃,就急急忙忙地赶过去,却发现上了当。把这事告诉他的时候,他哈哈大笑说她傻,说社会那么乱,小心让人拐跑你,还说,哎,可怜天下有情人!她重新注册微信号,设了进入密码,改了个名,通讯录上就他一个朋友。
教师节的时候,她写的一篇文章又在报上登出来了,他大半夜的链接以后发到了同学圈,她感觉挺难为情。他私信她说,等稿费下来他开车过去,要她请客。没想到他真的去了,很着急地问她家住在哪里,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她竟没有告诉他;后来,他去上海出差,要她过去,终也没能成行;之后,他在朋友圈里发了一篇文章《找个理由见同学真难》,看得她眼泪汪汪,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她下决心一定要去看看他。
在车站,他早早地等在那里,西装革履,见面的那一瞬间,他俩都落了泪,毕竟时间过去了25年。“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再次的见面我们又经历了多少的路程。”谈话是轻松愉快而又感慨万千的,他的夫人调侃他说,是不是上学时候揪过人家小辫子啊?”他回答“她那时候根本不扎辫子好不好。”他盛情款待了她,只是来去匆匆,他的一句,“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还有很多话没来得及说。”他们拍了合照,女儿看了以后调侃道:“妈妈,颜值很高唉,根本就是才子佳人。”
以后的日子里,他俩依旧会隔三差五地通过微信聊天,有时很快乐,有时很伤感,不过一直很融洽。他一再地祝她幸福。从学生时代,他就喜欢用这个词——幸福,毕业留言也是祝她以后永远幸福。他说幸福就是爱过、伤过、错过;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她感慨地说:“这世间有一种情感,虽相聚相隔时间很长,但却能一见如故,这就是同窗之情。”
聚会见同学,通常我们总会有最想见、最关心的那一个人吧,就像他说的:“我打听过你,在同学里面还是很想知道你过得是否幸福?他对你好吗?”万丈红尘中,我们所贪恋的不过是那么一点点温暖。学生时代,谁曾经对我认真过,现在是否忘了我。很多时候,我们留恋的是那些青春岁月里同学间的情谊,是那些年意气风发的我们看到的风景、遇见的人,只是想一想就十分美好。同学聚会也许会说许多暧昧的话,却无关风月。因为红尘中,有一种关系很纯粹,那就是友情。
新闻推荐
北京时间11月21日凌晨,2016年ATP年终总决赛在伦敦迎来了最后的巅峰对决。当今世界前二号球星穆雷和德约科维奇如约会师决赛。本土作战的穆雷在盘中阶段一度连赢五局,最终在顶住浪费两个赛点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