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莲
据《新民晚报》报道,11月8日,在福建省漳州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对面,出现这样一家超市——漳州市首家爱心慈善超市。在这家慈善超市,困难户凭爱心传递卡每月可领物品5件。此外,他们还可将解决困难的心愿填写在心愿榜上,让爱心人士和志愿者认领后,帮助实现心愿。而慈善超市向爱心人士发放“爱心积分存折”,爱心“零存整取”,可以兑换现金。
通过漳州推出的这家慈善超市,困难群众可凭卡领取物品,表达心愿后可继续获得爱心人士帮助,实现了慈善的可持续性;同时,爱心人士可通过积分,获得现金回报,是慈善的良性互动。特别是,慈善超市将采取“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模式,成为最低生活保障的有效补充、社会救助体系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如果这种慈善超市,能激发人们对分配制度的关注,更新对贫困人口的观念,加强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关注,让救助体制与时俱进,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慈善超市真正满足困难群众的日常需要,核心是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统一管理和物资调配,让慈善超市成为帮扶困难群众的一个有效平台。慈善超市必须依托社区服务,才有生命力,因为社区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社区慈善超市可以建设成标准化平台,形成统一的管理和物资调配机制。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11日称,为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领域及分享经济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提升网上交易主体信用真实度,将对刷单炒信行为相关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刷单炒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