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昔
据《光明日报》报道,“双十一”即将来临,各大电商跃跃欲试,“剁手党”又将开始一年一度的网络购物狂欢。毋庸讳言,在享受网上购物无可比拟的便捷性的同时,网购商品的质量也久受诟病。电子商务存在一定虚拟成分,某些电商怀着侥幸的心理,浑水摸鱼,见利忘义,以次充好,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诚信的老话题,又一次摆在全社会的面前。
成熟的网络经济,离不开社会诚信的支撑。不同于在实体店能看到实物,网上购物只能通过商品的图片来选择。而功能强大的图片处理软件可以美化、亮化商品图片,遮蔽瑕疵,放大展现商品光鲜亮丽的一面,给挑选商品的顾客一种错觉。类似小伎俩,都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前一段时间,针对个人诚信缺失欠款不还的现象,全国联网重拳出击治理“老赖”,媒体曝光公开失信者信息,形成社会合力,营造了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和不愿失信的浓厚氛围。用法律治理和约束商业不诚信的方式,也可以运用到电商领域。用法律的硬性约束让经营者不敢失信,让欺骗者受到惩罚,这是全社会的期待。
今年8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中国文明网向全社会公开发布首届全国10个“诚信之星”先进事迹,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5个诚信企业和河南新城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江福等5个诚信个人榜上有名。“诚信之星”的评选和事迹公开,就是为了激浊扬清,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为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树立楷模和标杆。
“双十一”作为网络经济的新景观,已经融入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如果互联网经济被尔虞我诈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四处穿梭的物流公司送货员运送的是假货和赝品,这样构筑起来的“商业大厦”终究逃不掉最终倾覆的命运。
当下获利小,因为有信用,最后却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回报;眼前获利大,因为信用丢失,最后只能是“一斧子买卖”。聪明的商家为什么不能厚德载物、放眼未来,多为将来积蓄一点诚信财富呢?
马云曾经这样说:“我还是坚信,诚信是有价值的,是可以变成钱的。”遏制“双十一”成假冒伪劣节,需要有关部门严格监管,将诚信纳入诚信体系,商家自身更应该头脑清醒,严谨自律,精神独立,经得起小利润的诱惑,将商业敬畏感、诚信敬畏感当做崇高和神圣的商业信条,忠实笃行,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让“双十一”成为充满诚信气息的购物狂欢节。
“民无信不立。”诚信,也是商业的试金石。企业家的血管里奔涌着诚信的道德血液,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才能获得人们的信任,才能取得市场的成功。
新闻推荐
11月8日,第二届“上海国际喜剧节”在东方艺术中心正式开幕。本届“上海国际喜剧节”于11月8日至12月10日举行,将历时33天,来自意大利、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丹麦、香港共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