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克义
通讯员王海鹏谭玉欣
今年以来,滨海区纪工委坚持挺纪在前,积极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全力营造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为滨海开放开发和新区建设保驾护航,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为了把好第一道防线,该区首先把党纪条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针对今年以来颁布的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多项党纪条规,组织专门力量进行集中宣讲。邀请上级领导做专题报告,编印系列学习教育读本4500余本,免费发放给全区党员干部;组织985名党员干部参加德廉和党风党纪知识测试,对2名考试不及格的干部建议暂缓提拔使用,对6名存在作弊行为的党员干部通报批评;定期发送廉政微信、案例分析和权威解读,今年累计发送廉政微信115条、解读问题350余项;组织集中观看《潍水镜鉴》警示教育片,组织区领导班子成员、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重点岗位工作人员210余人,参观潍北监狱警示教育基地,提醒全区党员干部明底线、知敬畏。
为了加深党内监督,该区先后制定了《区纪工委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意见(试行)》《区纪工委委员联系部门单位制度》,实现了对各部门单位和区属重点国有企业的监督全覆盖;组织区领导班子成员、街道和区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向区纪工委集中述廉述责,重点抓好“一把手”监督,针对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开展廉政谈话70余人次。通过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检查、受理信访举报、现场调研等方式,加强对各部门单位和国有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存在一般性错误尚不构成违规违纪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早处理。特别是针对廉政风险点、易发问题的重点岗位人员,及时采取提醒谈话、谈话函询、批评教育等方式,发现一起、提醒一批、影响一片。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谈话提醒509人次,谈话函询18人次、批评教育25人次、书面检查15人次、通报批评15人次。
为了适应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新要求,该区纪工委围绕问题线索收集、线索处置、执纪审理三个环节,严格规范监督执纪流程,进一步提高纪律审查水平。一方面,畅通信访投诉举报渠道,公开纪工委举报电话、邮箱、书记信箱,印制纪工委监督联系卡;融入“互联网+”,运用网络举报平台、手机微信等各类载体,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打造执纪监督“绿色通道”。另一方面,出台信访举报件办理、重要事项报告和区管干部问题线索管理等制度,对问题线索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按照五类标准提出处置意见,特别是对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大直查快办力度。今年以来,区纪工委直接受理信访举报31件,处置问题线索86个。
践行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必须秉持执纪必严理念。该区纪工委紧盯节点,抓住关键,改进明查暗访,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让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无处躲藏。今年以来,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个。同时,盯紧农村集体“三资”、民生资金等重点领域,严查违规违纪行为。继续深化“为官不为”专项整治,突出中介服务监管、行政审批监管、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重点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今年以来,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8个,下发或转发典型案件通报26期。
新闻推荐
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特别是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