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伐之际,陈刘拜见孙中山

来源:潍坊晚报 2016-11-1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昌邑,在老家服丧的陈干急速赶回东北,集结同志南下;山东独立失败,革命党人遭缉捕,刘冠三独自远赴上海汇报情况。孙中山从国外回到上海,陈干见到了离别6年的总理,刘冠三得到孙中山首次接见。

陈干率同志南下献策先攻取两淮

1906年12月,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在江西萍乡及湖南浏阳、醴陵爆发,旋被镇压。清政府严令在东京的密探,加强对革命党人的监视,并要求日方驱逐孙中山出境。1907年2月,孙中山被迫离开日本,赶赴越南,继续组织国内武装起义。

史载,此后最早见到孙中山的潍坊籍同盟会员之一是陈干。

陈干从日本回到辽阳后,按照孙中山的指示,继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作为八旗学堂校长的陈干,与蒋卫平、商震一起被革命党人称为“关东三杰”。

1907年秋,陈干因宣传排满思想,遭当局驱逐,再赴日本,这次他没有见到孙中山。在东京,一直关注东三省革命活动的宋教仁书写“自由不死”四字相赠。

不久,陈干返回老家昌邑,后赴青岛,于1907年底与高密同盟会员刘冠三创办震旦公学。陈干与刘冠三分任学校正副总教习,聘请多名留学日本的同盟会员为教员;专门设立军事学课程,并结合军训进行教学,意在培养革命军事人才。震旦公学成为山东革命党人的重要活动机关。

1908年秋,震旦公学因宣传革命被查封,陈干再次出关,来到长春,组织山东同乡会,集聚革命力量。

1909年春,陈干赶赴日本。此时,孙中山远在新加坡,陈干与孙中山又未相遇。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在老家服丧的陈干急回东北,一些山东同乡提出组织队伍赴烟台举义,陈干认为,“于胶东无用兵必要”,“若蜷伏一隅,是自踣耳。此时应从大处着眼,缘津浦北伐。济南如克,百八县可传檄而定。盖天下事当先虑败,以己身为孤注则可,以地方为孤注则不可”。在陈干动员下,20多名骨干跟随他乘船赴青岛,再集结一批同志,转往上海。

12月25日,孙中山从国外回到上海,陈干终于见到了孙中山。他在自传中写道:“武昌革命军起,孙中山以东三省都督相授,予谓:‘东三省非革命地点,稍有不慎为日俄借口,贾莫大之祸。’”孙中山采纳了陈干的建议。

陈干从上海赶往南京,抵达江宁时,再次上书孙中山,陈说北伐大计:“欲保长江,必进攻两淮,欲保两淮,必占领徐州;欲定中原,须下山东。断不宜苟且偷安,以蕞尔金陵为万世之业。”

刘冠三独赴上海向总理汇报情况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从上海来到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

陈干抵南京后,孙中山决定任命他为山东民军统领;1912年1月26日,民国临时政府陆军部总长黄兴签发了委任书。不久,山东民军与齐鲁敢死队编为革命军第一军宪兵联队,陈干被任命为宪兵联队司令。

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为柏文蔚。1912年1月下旬,陈干率宪兵联队随军北伐。1月24日克固镇,2月2日攻宿州,2月12日取萧县,2月13日下徐州。陈干领兵同友军配合,在雨雪中与清军厮杀,大败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张勋所部,屡立战功。北伐军队攻陷徐州后,柏文蔚将淮军大队与宪兵联队合编为淮泗讨虏军。

2月12日,清帝退位,南北议和告成;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3月29日,陈干奉孙中山之命,将淮泗讨虏军改编为陆军第39旅,陈干任旅长。

在这支以山东人为骨干的队伍中,潍坊籍同盟会员有张正坊、于宗汉、张传一、李次元、裴鸣宇、张瑞芝、魏嵋、魏子庄、于恩波、刘选卿、张怀愕、萧兰池、张书绅、李长庚、齐东野、齐洛亭、孙书琳等。其中,张正坊曾任淮泗讨虏军副司令,于宗汉曾任第39旅工兵营营长。此外,一大批潍坊籍青年参加了这支队伍。

武昌起义后另一位见到孙中山的潍坊籍同盟会员,是陈干的老战友刘冠三。刘冠三早在1906年6月加入同盟会。当时,他正在济南创办山左公学,刚从日本归来的谢鸿焘为主盟人。1908年震旦公学被封,二人分别逃亡。刘冠三化装成农夫,推一独木轮车出走诸城,后辗转沂州、曹州及山西、河北等地,联络同志,宣传革命。

1911年秋,刘冠三回到山东,与刘溥霖、蔡自声等密组山东同盟会机关。武昌起义爆发,徐镜心、刘冠三、丁惟汾等召集山东各界人士成立山东各界联合会,响应北伐,策动山东巡抚孙宝琦独立。11月13日山东宣布独立,12天后即撤销。山东巡抚衙门到处捕杀革命党人,形势急转直下。刘冠三赴沪汇报,寻求对策。

刘冠三到达上海,拜谒了抵沪不久的孙中山。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孙中山,孙中山委他以山东军事重任。刘冠三同时见到了分别6年的陈干。两人很快话别,陈干领军赴任,刘冠三肩负孙中山重托,返回青岛,发动高密、诸城、即墨的光复独立。

孙中山应邀北上陈明侯随身护卫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赴南方各省考察,宣传民主主义。5月中旬,袁世凯电邀孙中山北上。

8月18日,孙中山在袁世凯屡次邀催下,离沪赴京。孙中山此行主要是帮助袁世凯解决因内阁问题与同盟会产生的矛盾,“调和南北感情,巩固民国基础”。随行者18人,包括孙中山夫人卢慕贞。其他人员分别是:

原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次长魏宸组,原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胡秉柯,负责文件管理及陪同出席演说事宜。

原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次长王鸿猷,负责事务管理及调查财政等事项。

原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交涉员、南京留守交涉局局长温秉忠,负责英文信件及调查旗人官场动态等。

原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处财政科秘书王夏,负责联系同盟会各地组织、接洽各政党团体。

原南京临时政府内政部次长居正,负责联系参议院,与新闻界接洽。

原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军事秘书长兼陆军部顾问耿觐文,原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军需总监曾绍文,原蜀军军政府参谋部部长方声涛,负责调查军界及警界情况。

原南京临时政府庶务司司长朱卓文,负责各类杂项事务;陈干(字明侯)负责安全护卫;吴聪与唐日新为铁路工程人员。

孙中山秘书宋蔼玲,温秉忠的夫人、宋蔼玲的姨母倪秀贞;有男、女服务人员各一名。

8月20日,孙中山乘船抵达烟台,作短暂停留。次日下午5时许,赴著名民族企业张裕公司参观,“茗谈一小时,并索阅烟台前议筑挡浪坝及烟潍铁路招股章程”。

修建烟潍铁路的设想最早由英国人提出,比德国人萌生建设胶济铁路的念头还早一年。40多年过去了,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八载,烟潍铁路数次计划修筑,却依然在画影之中。早就开始筹划大举修筑铁路的孙中山,已将烟潍铁路纳入蓝图。由于种种原因,潍县官绅对此并不主动,烟台方面甚为积极。特别是胶济铁路建成后,在孙宝琦支持下,烟台绅商数次倡修,终无结果。孙中山取道烟台并停留一天,恐怕早有借机了解烟潍铁路情况的考虑。

新闻推荐

莫忘乡音里的那份腔调□蒲国华

我平时说普通话,但是个别发音还是会暴露家乡的所在地。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考试,我只要遇到“in”和“ing”、“en”和“eng”的辨别发音考试,尤其是不常用的字,十有八九会扣分。因为,西北人的口...

相关新闻:
胜利险中求2019-02-03 00:00
猜你喜欢:
开枪押运员被刑拘2016-11-06 00:00
评论:(北伐之际,陈刘拜见孙中山)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