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百企帮百村”助力奔小康

来源:广安日报 2016-11-04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鸟瞰前锋区新农村。

偏岩村在和诚林业公司的帮扶下,发展花椒产业。

铭鸿服饰吸纳贫困户就业。

慧博玻璃负责人为贫困群众送去慰问金及慰问品。

明林建材捐资修路。

启明公益关爱贫困学生。

观塘镇仙石村村民在华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的帮扶下,发展养殖业。

□前锋记者站 甘凤云 陈定军 袁秀娟 兰林前

近年来,前锋区委、区政府结合区情实际,创新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广泛动员辖区内外企业、成功乡友、种养大户等社会组织,通过捐款捐物、产业帮扶、培训就业、捐资助学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凝聚起脱贫致富、共奔小康的强大正能量。

截至目前,全区获得捐赠资金及各种物资折价共计6300万元,企业、专合组织和业主等累计投入达1.5亿元,为全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持。

“百企帮百村”脱贫攻坚在行动

前锋初建、百业待兴,县城尚处集镇水平,“以城带乡”能力较弱。但工业占比高达70%以上,工业基础较好,辖区企业较多,“以工哺农”优势突出。

作为建制新区,要在全省率先摘掉贫困帽,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前锋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实际,在举全区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大格局中,及时提出“百企帮百村”倡议,号召辖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投身扶贫事业,充分激发辖区企业参与热情,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

在实际行动中,该区结合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符合信贷条件的各类企业,全面落实扶贫捐赠税前扣除、税收减免等扶贫公益事业税收优惠政策,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同时,深度挖掘、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前锋十大扶贫先进企业”,对贡献突出的企业进行表彰奖励,让积极参与社会扶贫的企业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发展、社会上受尊重,营造“扶危济困,扶弱助贫”浓厚社会氛围,加速促成辖区企业与84个贫困村“一企一村”结成帮扶对子,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定点帮扶全覆盖。

11月1日上午,广安德泰玻璃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来到结对帮扶的贫困村——龙塘街道办事处立石村调研,了解该村情况,并深入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像这样的场景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他们每次下来都要为贫困群众做许多实事。”立石村“第一书”刘伟明说。

“短短三年时间里,公司能实现经济效益从趋于平稳到提质增效,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扶持政策。为此,公司一直想着为新区群众做点事,反哺社会。”该公司负责人说。

2015年12月,前锋区提出“百企帮百村”倡议后,该公司负责人赓即动员公司管理层到立石村调研,和村委会一起,为立石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

“去年以来,德泰玻璃积极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为贫困群众提供公益性岗位,解决了群众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刘伟民说。

据介绍,今年4月,该企业还为立石村捐资修建养鸡场,待建成后,村里每名贫困户都能借力养殖场养70只鸡,预计人均可增收2200余元。

事实上,在前锋区,并非只有立石村才享受到格外的关爱。近年来,华庆塑业捐资帮助观塘镇新立村修建道路;台泥水泥等5户企业资助92名贫困学生;和诚林业带动贫困户订单种植“广安青花椒”……截至目前,全区获得企业捐赠资金及各种物资折价共计6300万元,企业、专合组织和业主等累计投入达1.5亿元,已实施扶贫项目100余个,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住房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

为贫困村强筋健体企业推动农村美丽嬗变

11月2日一大早,在桂兴镇双村村5组,工人们正在加紧路面施工。“以前出行都是走路,一到下雨天裤腿上到处是黄泥巴。”今年65岁的村民肖德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桂兴山上,家门口这条正在修建的水泥路让他喜不自禁。

“这条路是连接双村村与其他村的重要交通要道,但由于镇上资金欠缺,修路的计划一直被搁浅。”桂兴镇双村村“第一书记”赵德杰介绍说,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前锋区桂兴水泥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建平组织人力,为双村村送去混凝土700方,石子300余方(折合人民币25万余元),和当地政府一起,为老百姓修建一条水泥路。

“我是土生土长的前锋人,为家乡老百姓做点事,是我应尽的义务。”谢建平说。

近年来,桂兴水泥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前锋区委、区政府号召,深入到全区多个贫困村,与贫困村结对子,带动当地百姓一起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共捐赠水泥1695吨、混凝土1450方,折合人民币100万元。

“以前信号差,打电话要跑到外面高地去才有信号。”日前,记者到光辉乡高岭村采访,1组村民刘德斌正在自己的屋前给在外打工的大儿子打电话。

刘德斌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建起了基站,手机在哪里都有信号,现在正在装的宽带,也将覆盖全村,到时候在家里可以上网,孩子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

据光辉乡高岭村“第一书记”刘亮介绍,为破解该村信息闭塞、通讯不畅“瓶颈”,前锋辖区内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公司投入通讯器材,安排技术工人免费为该村建基站、装宽带。

“打通信息路,只是企业帮扶高岭村的一个方面。”刘亮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前锋区多家企业来到高岭村,给老百姓捐资送物,并联合当地政府一起帮助高岭村修建村级公路,主动参与到“五改三建”、异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扶贫项目中。

如今的高岭村,公路四通八达,群众安全饮水率、通电视信号率、适龄学生入学率都达到了100%,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有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力帮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高岭村村民动情地对记者说。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前锋辖区内的帮扶企业瞄准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短板,主动出钱出物,修桥修路,大力推动道路交通、住房安全、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社会爱心就像涓涓溪流,汇聚起来就是大江大河。有了这支力量的加入,我们的扶贫攻坚就不再是孤军作战,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前锋区扶贫移民局负责人如是说。

依托产业优势显身手产业链上助农增收

“我家有两亩土地入股藤椒基地,不但有租金,我在基地打工每天还有30元钱收入,而且藤椒卖钱了还可以按比例分红。”11月2日,观阁镇偏岩村贫困户唐富秀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偏岩村“第一书记”谈博介绍,偏岩村在广安和诚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动下,共发展藤椒产业780亩,并成立了合利藤椒种植合作社,走上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村民入股土地有租金,务工有收入,藤椒收益有分红。

据介绍,广安和诚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良种苗木的繁育、种植、养殖、加工、冷链物流,销售、新产品研发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曾荣获四川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近年来,该公司越做越大,公司负责人黄志标决定回报社会,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在龙滩、观阁、广兴、虎城等乡镇的13个贫困村订单种植“广安青花椒”1.2万亩,以市场保底价回收贫困户花椒进行深加工,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脱贫致富新路子。

企业助力种植青花椒、养殖跑山鸡等扶贫新模式,只是众多企业参与前锋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这样的事例在前锋区还有很多——四川安凝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代市镇会龙村发展柠檬种植产业,带动农户增收;四川晋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光辉乡高岭村、小井乡官家村为贫困户提供红芯蜜柚种苗及技术支撑……

近年来,前锋区积极遵循市场原则,大力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群众主体”新型产业扶贫模式,促进贫困户与公司、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合作联姻,实现互利共赢。

在企业助农增收的生动实践中,贫困户入股分红模式在前锋已成燎原之势。该区通过“公司+贫困户”“业主+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将产业发展资金股权量化分配,促进产权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实现贫困群众、集体经济、经营主体持续增收。

与此同时,吉中汽饰、光前集团等员工较多的帮扶企业,在农忙时节主动帮种帮收,切实解决贫困户缺劳动力的问题,并充分发挥员工食堂需求量大的优势,直接与联系贫困村签订农副产品包销协议,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农副产品销售难题。

商贸类企业也加强农超对接,让贫困村优质的农产品进入永辉超市、新世纪百货供应链条,蔬菜瓜果销路顺畅,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前锋区还大力推进“互联网+”走进贫困村,通过互联网打造服务新模式,为贫困村村居民提供网络代购、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让贫困村居民也享受城市的消费便利。

帮贫助困爱心助学点燃脱贫致富的希望

11月3日,来自前锋区小井乡的村民陈道菊,早早地来到厂里,换上工作服,准备上班。“在这里上班挺不错的,工作时间相对固定,收入我也很满意,可在一个月前,我还在家里种地呢。”陈道菊说。

这是前锋区企业在招聘会上为贫困群众架起就业平台的一个例子。

前锋区就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久前,该区按照“政府搭桥、企民互助”工作思路,专门举办了一场以“***架起就业平台就近择业助力脱贫奔康”为主题的就业扶贫招聘会,目前已有6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平均工资达2800元以上。

为引导企业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帮扶力度,促进更多贫困群众就地就业、转移就业、增收致富,前锋区通过进门入户调查,全面摸清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和每个家庭成员的就业愿望。同时,建立贫困家庭管理服务台账,为每一户贫困家庭建立一份档案,内容包括家庭状况、致困原因、技能特长、培训愿望、择业意向。”

今年以来,全区共举办企业大型招聘会3场、发布各类用工信息1863条,为吉中汽饰、福辉鞋业等61户企业解决用工1075人,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166人、人均增收32000元;免费为结对贫困村开展技术培训和职业介绍,培训产业工人1450人,实现转移就业980人。

同时,该区爱心企业紧紧围绕老无所养、因病致贫、因贫失学等问题,大力开展送温暖、健康体检、金秋助学等活动,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点燃他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帮贫助困。针对贫困村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众,金广安酒业、恒丰电冶、华庆塑业、华威建材、永帆金属等企业积极开展捐款捐物送温暖活动,累计捐赠钱物418.7万元。

——爱心助医。针对因病致贫贫困户,加强医疗救助,帮助贫困群众填补医保差口。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为前锋区捐赠价值3900余万元的医疗器械用于医疗扶贫。金侑达电业科技公司等3家企业为11户贫困群众提供医疗救助12万元。仁仁医院、民生医院免费健康体检贫困群众500余人。

——大力助学。建立精准帮扶、普惠资助、社会救助“三位一体”教育帮扶机制。香港言爱基金捐赠1000万元用于前锋区思源实验学校建设;省信用联社在前锋区设立200万元教育助学基金,专门资助贫困学生;星星集团捐赠100万元设立帮扶基金,资助前锋区贫困学生入学;台泥水泥等5户企业资助92名学生;大力开展留守学生“童伴计划”,实现贫困学生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中职)教育到高等教育帮扶全覆盖。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市政协机关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三专题学习研讨会

本报讯10月25日,市政协组织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三专题学习研讨会。会议集中组织学习了《刘云山在党委中心组学习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辽宁拉票贿选案查处情况及其教训警...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百企帮百村”助力奔小康)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