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点赞攀枝花东区展馆特色展品。
东区参展商向参会嘉宾推介攀枝花水果。
□本报记者 陈旭耀
特约通讯员 冯明仕 文/图
2016年,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东区牢固树立“抓招商即抓发展”的观念,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全民、全员、全方位招商。
一组招商引资统计数据,展示了东区交上的一份答卷——今年前三季度,东区新签约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46个,签约金额60亿元。其中,1至5亿元的项目4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89.85亿元,增长6.4%;国内省外到位资金63.58亿元,超目标任务15.8个百分点,增长2.7%。
11月2日—5日,东区又借乘第十六届西博会在成都召开的东风,搭台唱戏,广泛宣传东区,集中展示东区特色、魅力和潜力,广交客商,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高效加务实
优化投资环境软实力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一定要“抓早”“抓好”。重大项目领导靠前亲自挂帅,是东区区委、区政府班子的一贯作风。
西博会前,东区成立了相关工作小组,从优化工作方案、做好项目储备、强化宣传推荐、主动加强对接等方面入手,积极抓好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让东区在客商如云的西博会上脱颖而出,区投促、商务等部门干部发扬“白+黑”、“5+2”、“周一至周五保证不休息,周六和周日休息不保证”等作风,为寻找商机做足功课,集全区之智编制了服务业、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四大类别的20多个项目在会展期间广泛招商。同时印制了最新的项目推介资料,广泛推介在东区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阳光康养、钒钛精深加工、电子商务等主导产业,让东区在西博会上大放异彩。
西博会到来,区委书记、区长亲自带队到成都,与投资商交流、洽谈、对接,用高效率的办事速度,用诚信务实的办事作风,铸就东区投资环境“软实力”,搭建好招商引资平台,吸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项目进驻东区。
活动期间,东区积极联系客商,热情邀请了台湾润泰集团、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文阳实业有限公司等参会企业15家进行专场推介和项目洽谈。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家、中国500强企业1家、国内行业排名前50名企业3家。通过推介和洽谈,实现了互动交流,展现了东区积极欢迎知名企业和投资商落地东区的姿态。东区由区领导带队,分别登门对接了东方园林产业集团、中国网库集团、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等省级邀请重点客商,结合东区地理、区位、人文、产业、资源、经济及比较优势,分产业进行了重点推介。同时,结合在谈项目,东区以小分队招商的形式,区投促局、区商务局、区旅游局、区经信局、区规划分局等相关部门单位积极参与,考察对接了成都猿团科技、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无声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文阳集团、中智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一步加快意向项目的合作进程。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在第十六届西博会上,东区纳入省级平台签约成果的招商项目签约5个,签约总额达30.6亿元,其中省外投资金额达27.59亿元。丰硕的招商引资成果令人欢欣鼓舞。
“点穴式”招商
招大引强促转型发展
西博会是集商品展览、项目洽谈和商务论坛为一体的国家级大型展会平台。第十六届西博会的召开,为东区招商选资、招大引强,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梳理此次西博会签约项目,分别是辽宁鞍钢集团攀钢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改造工程项目、中国网库(攀枝花)中国钒钛产业电子商务基地项目、云南客商投资华芝万象城项目、海南希望美好公司(攀枝花)花舞人间农业观光园项目、重庆希望玫瑰(攀枝花)花舞人间花香果园区樱花谷景观项目,涉及现代农业、钒钛钢铁及稀土、商业开发、阳光康养旅游业、电子商务等领域。从签约项目中不难发现,符合转型发展要求、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是东区招商引资的重点。
今年以来,东区虽然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总体来看,东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缺乏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定价权的科技型龙头企业。新兴产业培育滞后,大力发展的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东区的支撑作用还明显不足,405家地方规上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仅有12家。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的中心城区,“发展不足、发展不够、发展不充分”“总量小、不协调、欠发达”等问题仍然突出。
为此,东区摒弃“捡到篮里都是菜”的思维,力求梳理出一条条产业配套齐全、市场细分明显的产业链条,围绕产业链条确定具体的项目,锁定目标意向企业。实行“点穴式”招商,有选择地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定位、符合发展方向、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尽快形成产业特色和现实生产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东区牢固树立“抓招商即抓发展”的观念,抓住攀枝花“四个加快建设”机遇,充分挖掘东区在区位、资源、发展基础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广泛参与区域交流合作,充分展示东区魅力,多形式、多渠道招商引资,以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招商引资大突破推动东区经济社会大发展。
新闻推荐
滇中青铜时代上限提前数百年